红网时刻新闻10月11日岳阳讯(通讯员 吴世奇 罗益群 钟蒸)在平江县伍市镇阳光家园搬迁安置点和颜家村的义诊现场,脱贫户李娭毑和监测户汪娭毑接过卫生院医生递来的降压药,连声道谢:“现在不仅看病不用愁,医生还上门来!”
这场由镇政府与卫生院联合开展的健康服务,正是平江县卫生健康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缩影。该县以筑牢基本医疗保障网、升级卫生健康服务链、织密健康危险因素防控网为核心驱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资源下沉,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健康守护网,交出了一份让群众“医”靠无忧的乡村振兴健康答卷。
平江县伍市镇阳光家园搬迁安置点和颜家村的义诊现场。
筑牢基本医疗保障网:从“有病难医”到“精准救治”
“以前住院要先交押金,现在政策好,出院才结账!”这是监测户对“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直观感受。平江县将“基本医疗有保障”作为底线任务,通过分类施策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分类救治精准化。落实33种大病专项救治,建立“定医院、定方案、强质控”的标准化流程。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四类慢病患者,推行“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如伍市镇组建的全科医生+护士+村医团队),实现脱贫人口签约率、履约率双100%,四类慢病规范管理率达90%以上。
费用结算便捷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时,可享受“零押金入院”,出院仅支付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今年以来,全县已有20564人次享受该政策,切实减轻群众垫付压力。
动态监测智能化。每月与民政、医保等部门共享数据,对15662名监测对象健康状况进行“雷达扫描”,建立大病、慢病台账,确保“早发现、早干预”。如伍市镇通过入户排查,将脑卒中、心梗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上年明显降低。
硬件建设托底保障。全县24个乡镇实现卫生院全覆盖,497个行政村,设置村卫生室746家,行政村卫生室458家,33个行政村与邻村合建中心村卫生室,5个行政村由卫生院提供巡诊服务,构建居民“15分钟就医圈”,彻底消除乡村医疗“空白点”。
升级卫生健康服务链: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平江县伍市镇阳光家园搬迁安置点和颜家村的义诊现场。
“县医院成了三甲,咱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病!”这是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晋升三级甲等医院后,群众最真切的获得感。该县以“县域综合医改”为引擎,推动服务能力跨越式提升。
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成为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安定镇卫生院晋级二级医院,9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2021年以来,投入12.89亿元推进医疗机构改扩建,南江镇中心卫生院完成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伍市镇卫生院血透科纳入全省专科建设项目。
人才队伍“强筋壮骨”。今年以来,通过“引才、强技、固基”等方式,先后招录定向医学生12名,新增免注专科村医22名,13名医师参加转岗培训,98名村医参加能力提升班,卫生院骨干10名(全科3名、其他7名)及82名村医参与能力提升项目,534名村医参与等级评定。同时,为630余名参保村医提供养老保险补助,458个村卫生室购买医疗责任险,1150名老年村医发放生活补助。
“互联网+”跨越时空。全市首个“健康平江”信息化平台实现预约挂号、医保移动支付全覆盖,远程心电、影像中心累计诊断30万例,危急值识别500余例,让山区患者也能享受“云端”专家服务。
织密健康危险因素防控网:从“治病”到“防病”
“以前不知道高血压要忌口,现在家庭医生每月都来指导!”健康理念的转变,源于平江县健康危险因素控制长效机制的深度落地。
慢病管理关口前移。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早期筛查,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推行“合理膳食、科学健身”干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十四五”期间总上升幅度达到5个百分点。
重点人群精准服务。为农村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为0-3岁婴幼儿开展营养指导,对失能老人提供上门照护。如阳光家园的老年人不仅能测血压血糖,还能获得个性化膳食建议。
医防融合守牢底线。完成疾控中心实验室大楼建设,16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投入使用,结核病防治攻坚行动使发病率下降8.7%。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设立公共卫生科,培养“能看病、懂预防”的复合型人才。
从义诊桌到县域医共体的“云端”诊室,从家庭医生的随访本到三甲医院的手术台,平江县卫生健康系统正以“钉钉子”精神筑牢乡村振兴的健康基石。当每一个村民的健康都被稳稳守护,乡村振兴的蓝图必将在这片土地上绽放更绚丽的色彩。
来源:红网
作者:吴世奇 罗益群 钟蒸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