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31日岳阳讯(通讯员 张颖 晏涛)在岳阳市君山区水产养殖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跟着付强卷,年底有钱赚。”这个被称作“水产卷王”的1992年出生的小伙,用13年时间完成了从水产饲料销售员到年产值千万的水产合作社掌门人的蜕变,更以两项技术创新带动君山40户水产养殖户增收。近日,记者走进他的创业故事,揭开“内卷”背后的产业升级密码。
在君山区柳林洲街道黄泥套村一位皮肤黝黑的青年手提检测箱,在池塘边忙碌穿梭。他就是付强,正和村民在池塘边,准备放鲈鱼苗。池塘里的鱼儿若隐若现,波光粼粼。看着眼前的鱼塘,付强告诉记者并没忘记13年前的初心和这一路的不易。
时光回溯到2012年,20来岁的付强外出打拼,在湖北当了3年水产饲料销售员,创下每月拜访80个塘口的纪录,笔记本上300多个养殖户的塘口数据,被他整理成20套针对性方案,虽然每月领着高额工资,但因离家太远,没法陪伴父母。一番思索,萌生了运用这些年经验返乡帮助君山养殖户的想法。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既没有现成的资源,也难以获得养殖户的信任。为了打开局面,他不辞辛劳,挨家挨户为养殖户提供免费的水质检测和打样服务。柳林洲街道望城村老客户陈国正记忆犹新:“当时缺乏技术,我们即便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养鱼也总是亏损,付强天天免费跑过来帮我们打样服务,告诉我们专业的方法。”慢慢的,凭借在湖北积累的专业知识和耐心服务,付强赢得了养殖户信任。其中,冬季管理技术的推广成为他创业路上的关键一步。
2020年,君山区小龙虾产业正是兴起,但养殖户传统的虾苗管理方式粗放,出苗晚。付强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发现通过提早上水、定期查看虾苗等冬季管理手段,能让虾苗提前一个月上市。有位养殖户在他们的帮助下,虾苗提前上市,赶上好行情,仅卖虾苗就赚了50余万。这一成功案例迅速打响了付强的名气。次年春,20份合作协议如雪片飞来。
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付强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鲈鱼养殖领域。当时,鲈鱼市场行情看似一片大好,但付强却从中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传统的鲈鱼养殖周期长,而且越冬时风险很大,必须对养殖模式进行创新。”于是,2022年他自己承包50亩鱼塘,带领3-4户养殖户试点早苗模式。付强在塘边支起行军床,连续28天监测水温投喂量。结果这批鲈鱼6个月就达上市规格,赶在春节前卖出好价钱。
2023年,他扩大规模,带领10户养殖户采用早苗模式。这一年,鲈鱼市场价格跌破历史最低,当周边养殖户普遍亏损时,付强的10户示范户却实现亩均利润6000元,在低迷市场中脱颖而出。付强介绍道:“早苗模式相比传统的顺季和晚苗模式,养殖周期从一年缩短至五六个月,避开鲈鱼越冬易发病阶段,降低养殖风险,资金回笼也更快。”
从创业第一年营业额仅26万,到2024年营业额突破1000万,付强吃到了养鱼的“红利”,如何发展完善产业链让更多人参与致富,成为这个年轻小伙思考的问题。
2024年,付强成立了付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选购鱼苗、养殖指导、水产销售等全流程服务。看到付强成功,养殖户们动了心,参与进这个特种水产养殖“创富联盟”。
付强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以养代防”的养殖技术理念。付强告诉记者:“传统养殖理念主要是先消杀再接着调水,而我们一直以来的养殖理念就是以养代防,养殖先养水,以预防为主,让病害不出现或者减少鱼病发生的频率。”根据养殖户的反馈,从这个角度出发减少了养殖成本,鱼发病频率降低,使得养殖更加轻松,盈利更多。
首批入社的姚志国,家里有50亩鱼塘,每年的产品销路一直是他最担心的问题。他说,之前自己是单打独斗,好鱼苗卖不上好价钱,高产量未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如今付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我没有加入合作社之前,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不少难题,现在有了合作社,对我在养殖中的技术、管理、销售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让我对以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付强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姚志国信心满满地说道。
从单打独斗到带领乡亲“卷”技术,付强用创新书写着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故事。凌晨三点的塘口灯光下,这位“水产卷王”边检测鱼鳃边笑道:“现在我们要卷科技、卷标准,让洞庭湖的鱼‘卷’出全国竞争力!”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张颖 晏涛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