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湖南岳阳获国家批复,成为第五个“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一场以修复江湖生态、破解“化工围江”、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为核心的绿色革命,在此澎湃展开,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1年7月,岳阳市委、市政府将核心重任赋予平江县——勇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先锋”!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片热土上加速转化为生动实践。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红网岳阳站推出《生态平江物华新》专题,聚焦平江勇闯改革“深水区”的破局智慧,记录向绿而行的创新实践,捕捉绿水青山“颜值”向金山银山“价值”跃迁的鲜活样本。
安定镇小田村荒山变绿海油茶基地。
红网时刻新闻9月15日岳阳讯(通讯员 许排云)初秋时节,走进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小田村,昔日的荒山头如今已是满目青翠。成行的油茶树随风摇曳,林下套种的黄豆长势喜人,崭新的林道和水肥灌溉设施穿梭其间。这片2000多亩生机勃勃的高标准油茶基地,正是探索“6+3+1”油茶合作经营新模式结出的硕果。平江县这片“试验田”的成功,为解决林地细碎化与规模经营两大顽疾、高效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平江方案”。
困局:好山难出“致富果”
岳阳市平江县在湖南省22个重点林业县中位列第五,全县有山林面积454.9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3%。“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国土分布格局,造就了平江县得天独厚的广袤森林资源禀赋。
然而,上世纪80年代“分山到户”后形成的林地碎片化问题,却严重阻碍了油茶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人均林地少、地块七零八落,导致规模化经营困难,基础设施投入成本高昂,农民单打独斗难以承担。如何将分散的林地“化零为整”,调动各方积极性,成为摆在平江从“油茶大县”迈向“油茶强县”面前的一道难题。
破局:“631”巧布三赢棋
2023年,在平江县林业局的统筹指导下,安定镇党委、政府联合小田村村委、农户代表与平江县加义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大胆尝试。基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框架,推出了“6+3+1”利益共享机制创新:
加义生态林业公司与安定镇小田村村委签定林地流转合同。
企业投建运营掌握六成。作为经营主体,平江县加义生态林业有限公司负责全程投资(平均约6000元/亩)、技术管理、市场开拓与风险承担;农户以山地入股享三成。保留林地承包权,交付山林土地给企业以经营权入股参与合作;村集体“穿针引线”得一成。村委会发挥基层组织优势,负责沟通协调农户、收储荒山、监督项目建设与利益分配,获得10%收益激励。
“这种模式有效激活了闲置荒废的山林资产,破解了碎片化林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困局。”平江县加义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桢分享“心得体会”。这份由村集体参与制定、多方签字确认的长达40年的“三权+三方”协议,通过科学的分成比例,将农户、村集体和企业利益深度绑定。
乘势:沉睡山场焕新“金”
基地油茶树白花满枝长势良好。
新模式以惊人的效率释放了资源潜力。小田村试点2160亩荒山荒地仅用数月便高效流转整合,高品质完成了生产林道、水肥一体化、监控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据测算,基地5年后进入丰产期,年山茶油产量可达40公斤/亩,按市价120元/公斤计算,核心产值近1036万元/年,叠加林下经济收益更为可观。昔日荒山地,实现林地资源高效配置与价值提升,变成“绿色银行”。
小田村农户在油茶基地管护作业。
从造林抚育到采摘加工,产业基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按50亩带动1个岗位计算,试点基地即可新增数40多个就业岗位。小田村村民李晓明牵头组织村民,承担基地抚育劳务,加义生态林业公司按100元/亩付酬,年收入达7、8万元。参与除杂零星劳务的30多个村民年人均增收1.5万元。
推广:机制创新潜力巨大
“6+3+1”模式的最大价值在于系统性解决了行业痛点,优势显著,体现了村委“桥梁”作用。10%的收益分配极大调动了村委会的积极性,解决了单靠企业难以有效组织千家万户农户的问题,降低了流转交易成本。“村委会通过分散输入、集中输出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村集体经济获得了壮大。”小田村党支部书记李泗勤说。
加义生态林业公司集体研究油茶“6+3+1”模式可行性。
资本风险降低。“收益分成”代替“预付高额租金”和固定分红,大大降低了企业在长周期、高风险林业项目中的前期投入压力和经营风险,有效拓宽了社会资本进入渠道。企业凭借清晰稳定的经营权,更容易获得金融贷款和项目支持。加义生态林业公司工程师毛田芳介绍,基地水肥一体化项目已获得省里80多万元补助资金支持,实现规模高效经营。
农户持续增收。农户将山林荒土交与专业公司打理,为未来收入和长期收入投注,经济效益成倍数增加。油茶日常抚育劳务成为了稳定性收入。同时农户收益与企业效益挂钩捆绑,大大增强了农户的责任感。
三方各得其所、共享长远利益,形成了可持续的发展内生动力。
希望:“小田样板”变“平江风景”
“今年是基地运营第三年,油茶树已开始零星挂果,600多亩黄豆也有了收成,整体来势是比较好的,我们对发展‘钱景’充满信心。”李泗勤说,县里已有好几个村来学习观摩了。
目前,“6+3+1”模式已如星火燎原,迅速推广至平江伍市镇、梅仙镇、童市镇、大洲乡等5个乡镇,新增高标准油茶林一万余亩,预计将带动投资逾6千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个。
“这不仅是解决平江油茶发展瓶颈的一剂良方,更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的有益探索。”平江县林业局党组书记翁方平表示。平江县“631”油茶分红模式,通过机制创新激活了沉睡的山林资源,理顺了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利益联结,其成功实践为相似丘陵山区盘活林地资产、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平江路径”。
这片“试验田”上生长的新绿,正孕育着山乡振兴的金色希望。
来源:红网
作者:许排云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