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图|长乐故事会、龙舟雕刻、皮影戏......汨罗的这些民间技艺你知道多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晔 汨罗报道

9月23日,在“庆丰收、迎盛会”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供销合作社(湖南汨罗)主题日活动上,“手艺人展区”内的匠人们将极具汨罗本土文化元素的民间技艺,“搬”到了群众眼前。

一起来看看汨罗的民间技艺有哪些!

图片1.png

长乐抬搁故事会由元闹花灯中演变而来,是汨罗市一项集惊、奇、险、巧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故事会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分上、下市街故事会,其特点是以民间历史故事典型代表的突出人物、事件、画面为镜头,通过人与道具的结合,配以会旗、彩旗、横竖牌匾、彩灯、乐队等,再配以玩龙、舞狮、彩莲船、腰鼓等,通过上、下街的一来一往对垒,用“比”的形式吸引观众。一场演出,就是一次传承。

皮影戏,也叫“影子戏”或“灯影戏”,一般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作为光源,照射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进行表演。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去掉唱述故事,有时也用方言。同时配以钢琴和锣等弦乐和打击乐器。

汨罗皮影有汉调、花鼓调等演唱方式,代表作品有《三喜临门》《鹊桥拜母》《董仲舒和幡》等。

图片4.png

熊爱国是汨罗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的代表性传承人,17岁就开始唱皮影戏,到现在已有40多年。

图片5.png

汨罗民间的龙舟,属龙头凤尾“飞凫式”类型,一般由龙头、龙身、龙骨、龙尾四部分组成。

汨罗民间龙舟制作要求很高,整条龙舟的制作时间一般为6到7天。由此还衍生了偷神木、关头、亮舟、朝庙等一系列神秘而庄重的龙舟制作禁忌和仪典,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图片6.png

汨罗香囊,又叫香荷包、香袋等,制作技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香囊多用五彩丝线配饰,寓意吉祥安康。

图片7.png

镥锅也叫补锅,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通过对生铁炊具的冶炼、捶打、修补,对破炊具进行修复,以可以重新使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补锅的艺人肩挑风箱炉具,走街串巷,收集大家破损的锅具。补锅需要的材料包括铁砧、铁、铁锤、钢、风箱、焦煤或木炭等。镥锅要用的材料是贴水,将铁块放在炉中熔铁成水,再用贴水把破损锅具孔隙补实,把铁块与铁块熔接在一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式环保节能的炊具开始广泛进入家庭,传统的铁制炊具用品逐渐被替代。补锅匠也随之渐渐失去行业市场,补锅记忆濒临失传。这次补锅技术在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供销合作社(湖南汨罗)主题日活动上再现,也唤醒了几代人童年的记忆。

图片8.png

杆秤,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称重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秤钩、叨子、金属秤锤、砣绳、提绳等组成,杆秤的制作流程较复杂。

图片9.png

72岁的周嗲嗲是汨罗新市人,做杆秤是父辈传下来的手艺。虽然随着机械秤、电子秤的出现,用杆秤的人越来越少,但周嗲嗲依然坚持每天做一杆秤,他说不希望这门手艺失传,每做出一杆秤,他都十分有成就感,“因为做秤和做人一样,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 任晔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2022/09/23/1186469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