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土里冒“黄金” 乡村换新景 湖南临湘聂市黄精亩收益逾万元

红网时刻岳阳4月15日讯(通讯员 丁会云)4月15日,一场春雨,让位于临湘市聂市镇凤形村的“临湘市正刚中药材种植公司”栽种的黄精苗,“喝”得饱饱的。绿油油的苗木沐浴着春风,像盆景一样十分养眼。公司负责人方正刚说:“我们村栽种了300多亩黄精,年销售总额约1000万元,年利润超100万元。”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在古代养生专家眼里,黄精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寿补品。临湘是中国竹器之乡,竹林是黄精生长的温床,临湘市龙窖山、荆竹山、五尖山等大山上,遍地都是野黄精。

凤形村位于荆竹山余脉,土生土长的村民方正刚,从小就与黄精打交道,经常到竹林中采挖野生黄精,对培育黄精种苗和炮制黄精种茎、干黄精、九制黄精、黄精茶等相关知识,非常熟悉。2005年,方正刚开始种植黄精,这一种就是17年。村里支持他流转土地,他从当初试种一亩,到现在成立公司,已种植高产多花黄精260余亩,并培育了黄精良种种苗繁育基地30余亩,拥有产品加工厂400多平方,烘干机、杀青机,蒸汽机、切片机,冷库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公司每年安排就业人员30多人,去年支付劳动力转移就业费用就超过了10万元,切切实实带动了农民增收。

作为远近闻名的黄精种植大户,方正刚除了自己种,还给种子、给技术,支持乡亲们种,到了收获的季节,公司全部回收。方正刚介绍说,他们以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制种、育苗、基地种植、产品回收、工厂烘干、产品深加工等技术手段,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链综合性企业。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种植黄精100余亩,年增收100多万元。“但是我们的种植面积还远远不够,我们加工的80%的黄精,都是从贵州等地运购过来的。”方正刚说,他愿意将种植、炮制技术,毫无条件地传授给有需要的人。

“方大哥,我种植的黄精苗为什么浇了水还是在枯萎?麻烦帮我去看一下。”前几天,气温高达30度,凤形村军畈组方浩,看到地里的黄精苗叶子全部在枯萎,慌了神。刚从地里忙活回来的方正刚来不及喝口水,就跟着方浩到了山坡上,只见黄精苗在烈日下无精打采,奄奄一息。“你这地里一根杂草都没有,黄精苗在幼苗期要有杂草,才会提供足够的水份。”方正刚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如何种植黄精,如何炮制黄精根茎,方正刚做到随时随地,为种植户排忧解难。

懂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的效果在于中药,而中药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炮制上,半辈子与黄精打交道的方正刚,炮制出来的黄精品质一流。“我们九蒸九晒生产出来的原料,发货给深圳皇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再加工后,被央视评选为国货优品,证明我们的产品在全国是顶级的产品。”说起产品质量,方正刚信心十足。他自豪地说:“浙江,成都,深圳,上海,广州等地的10多家公司,都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好,把我们定为唯一原料供应商。所以,我们的产品根本不愁销路。”

土里冒“黄金”,乡村换新景。依托黄精种植,聂市凤形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蹄疾步稳。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丁会云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2022/04/15/1112712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