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岳阳11月27日讯(通讯员 刘敏文 瞿朝辉 )近年来,岳阳市坚持敞开门户促发展,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放型经济走势强劲,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419.8亿元,居全省第二,城陵矶口岸集装箱吞吐量50.9万标箱,岳阳连续五年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特别是首届博览会举办以来,岳阳市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湖南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等重大机遇拓口兴岸、联通内外,全面深化与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全面对接和融入香港、日韩、非洲等市场,作为全省开放型经济增长极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位于城陵矶新港区的岳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站在开放最前沿
岳阳迎来战略机遇红利期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在全面部署实践。岳阳作为全省唯一通江达海的口岸城市,港口不仅是岳阳的最大优势,也是全省的战略资源。
未来五年,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两个大局”历史交汇。大变局蕴含大机遇,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进入新阶段,绿色发展示范区、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自贸片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政策交汇、平台叠加,频频叠加的国家战略让岳阳迎来十分丰厚的战略机遇红利期,历史性地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新时代,新使命。
经历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后,岳阳坚持把港口开放作为兴市必由之路,用好用足独特优势,实施双港驱动战略,推动开放发展全面领跑。
“十三五”以来,岳阳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全市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在“三区一港四口岸”八大国家级开放平台体系的加持下,岳阳市进出口总额由不到70亿元增长到超400亿元,年均增长43.1%,总量跃居全省第二;城陵矶新港集装箱吞吐量由24万标箱增加到50.9万标箱,岳阳连续五年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岳阳过去伴港而生、依港而兴,未来也将凭港而立、因港而强。在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岳阳必定会挺立潮头,义不容辞地当好桥头堡、领头雁。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挂牌成立。
跳出内陆看世界
打造通江达海开放引领区
这五年,岳阳从未停止努力,把区位和交通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而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也给了岳阳更广的格局和更阔的视野:跳出内陆看世界。
从地理位置来看,岳阳地处武汉、长沙两大城市群的几何中点和长江经济带的咽喉地带,拥有全省唯一的163公里长江岸线,是名副其实的“湖南对外开放桥头堡”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从交通建设上来看,今年9月正式运营的松阳湖铁路专线,让岳阳的“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得以打通。这条专线让通过水上航线、来自国内外大宗商品,可以从城陵矶新港直接踏上铁路,对打通物流堵点,对接全球大市场,加快建设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开放平台建设看,今年来,岳阳自贸片区完成了新港二期码头、岳阳城市北环线、货物洗舱站的建设并运营,加紧建设的还有多式联运物流园、城陵矶高速,真正做到了让岳阳在全省范围内,与世界“直线距离最近”。
从园区发展看,通过与新港区、综保区联动招商,成功引进项目109个,其中50—100亿元项目8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经济等产业都迎来行业头部企业陆续进驻或投产运营。目前,岳阳自贸片区正全面对标“十四五”规划,推动临港经济示范区加速形成。
城陵矶新港。
敞开门户促发展
桥头堡地位进一步凸显
一直以来,党代会是观察岳阳经济布局的重要窗口,党代会报告也是引领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在岳阳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开放发展依然是岳阳重中之重的工作——坚持敞开门户促发展,立足湖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实施“双港驱动”战略,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确保进出口总额达到1200亿元,力争1500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岳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真正把岳阳打造成通江达海大枢纽,对外开放桥头堡。
一个重要方面是建好用活岳阳自贸片区。担当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职责使命,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投资领域改革、金融开放创新等先行先试工作,放开手脚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制度型开放上探索岳阳模式。突出产业建设,围绕航运物流、跨境电商、信息技术、平台经济、中非贸易产品集散交易中心等重点,着力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培育出口导向型龙头企业。坚持联动发展,充分发挥自贸区火车头作用,推动开放平台与全市各产业园区高效协同、融合发展,强化对经济腹地的辐射带动,把自贸区的含金量转化为全市发展的高质量。
另外,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枢纽经济也是重心之一。推进以城陵矶港为龙头的八大港区建设,建好、用好中欧班列岳阳站,加快岳阳机场改扩建和航空口岸建设,打造铁公水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完善和提升口岸功能,拓展对外开放通道。依托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大力发展航运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城乡物流配送等,推进过境物流向仓储物流、加工物流和商贸物流转变,着力构建“珠三角”北上、“长三角”西进、成渝经济圈东出南下的跨区域物流新通道,打造中部地区“双循环”物流枢纽城市。新港区要着力建设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积极创建临港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打造区域航空物流枢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具有港口特色的产业集群,让“黄金节点”产生“黄金效益”。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深度融入国家和省重大区域战略,强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协同发展,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合作。加强与日韩、欧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的对接,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推动“岳企出海”,让岳阳的好产品卖全国、卖全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日岳阳,正在全力打造一个日新月异、遍布全球的“朋友圈”和开放崛起“大商圈”。
岳阳,虽地处“江湖”间,却雄心向“四海”。
湘资沅醴四水汇洞庭入长江奔向海洋。
锚定目标不放松
全面推动岳阳高质量发展
2018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一行从湖北荆州石首港登岸乘车进入湖南岳阳,先后来到君山华龙码头、洞庭湖及城陵矶水文站实地考察。在长江和洞庭湖畔,习近平总书记留下了“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也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种子在这里蓬勃生长。
岳阳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勇气推动产业转型。一方面,是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全市共关停非法砂石码头155处,拆除和提质改造沿江码头泊位82个,退还长江岸线7.24公里;完成35家造纸企业退出,沿江化工企业关停转产搬迁15家。
另一方面,岳阳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原来化工企业林立的云溪工业园更名为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绿色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粮油加工、北斗导航配套、能源等产业。
2019年12月,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开工建设。这个项目搬迁后产能将倍增、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将下降一半,基本消除化工项目对长江和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安全威胁。以这个项目为标志,岳阳的产业发展以脱胎换骨的崭新形象进入“十四五”。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擘画了“三高四新”宏伟蓝图。
在新一轮产业布局中,岳阳对标中央要求和省委“三高四新”战略,结合自身实际,借助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岳阳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目前,岳阳已有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4个千亿产业集群,同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电力能源3个千亿产业也呼之欲出。
实施战略重构,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让岳阳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效益也在稳步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6%,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制造业占GDP比重稳步提高,万元GDP能耗下降19.02%。
过去五年,岳阳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巴陵大地上,每个角落都是见证者。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刘敏文 瞿朝辉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