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虞华山“破釜沉舟”脱贫记

红网时刻岳阳5月11日讯(汨罗融媒体记者 杨志)5月9日,在汨罗市屈子祠镇渔街村,记者初见虞华山时,他正骑着三轮小车从外送面归来,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透着一股别样的精气神,直挺挺的背脊仿佛在告诉大家,岁月的艰难并没有把他压垮。

从前的日子叫“破釜沉舟”,没有一点退路

2005年至2007年,对于虞华山一家而言,是一辈子的痛!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与妻子先后“送别”了两个儿子,大女儿早已出嫁,家中就剩下两位老人与一个8岁的孙子相依为命。

先前为儿子治病也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当时真的感觉天塌了下来,没有了一点退路。如果后来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没有这么多好的政策,没有扶贫干部们的帮助,他带着妻子与孙儿真不知道如何把下面的日子继续过下去。

十二年制面,难在当时,甜在今后

微信图片_20200511103236.jpg

微信图片_20200511103228.jpg

微信图片_20200511103241.jpg

发粉、和面、擀面皮、出面......这套制面流程是虞华山与妻子12年来每天必做的事情,多年的经验加上夫妻间的默契,让整个制作过程迅速又干练。这一把把面条也是两位老人这些年来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

微信图片_20200511103232.jpg

“刚开始难,难在晴天才可以制面,更难在面条销路上。”但两位老人仍然努力坚持,靠微薄收入,把小孙子拉扯大。后来,镇村干部来了,后盾单位(汨罗市自然资源局)来了,扶贫队员们也来了,他们想方设法帮忙找销路做推广,更带来了一项项扶贫政策。

“这些年来我是既感激又感动,每一份关心与关爱,都温暖着我的家庭,现在对生活越来越有了盼头,每天都干劲十足。”

满心欢喜住新房,孙儿长大心踏实

微信图片_20200511103249.jpg

2017年,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助下,虞华山家里破旧的老屋拆除了,盖好了新房,两位老人满心欢喜,每天都把房子内外收拾得干净又整洁。

微信图片_20200511103245.jpg

如今孙子也参加了工作,虞华山与妻子除了一如既往地制作面条外,还种了几亩地,养了些鸡鸭,感觉日子踏实了很多。目前,他们一家除了每年销售面条能获得6000多元的收入外,再加上孙儿务工以及其他政策补助,每年的总收入约30000余元,日子越过越好。

贫困不穷志,55年老党员尽我所能

“如果不是家里太困难了,我真的想多做点贡献,多帮助他人。”记者从当地扶贫队员口中还了解到,75岁的虞华山还是一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保持着一副热心肠,前年屈子祠镇渔街村大力开展村部建设,虞华山在自身家庭原本困难的情况下,还坚持带头捐款600元为村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力量,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虞华山说,党和政府帮助了自己很多,但还是要自力更生,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帮助他人。现在,虞华山只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一直硬朗下去,再多付出点劳动,让家庭更富裕一点,也希望孙儿能够早日成家立业,完完全全打赢这场“破釜沉舟”的脱贫战。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杨志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2020/05/11/719422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