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进入倒计时,岳阳正以千年古城的风骨与江湖交汇的胸怀,向世界展开一幅人文与烟火交织的画卷。从街头巷尾升腾的烟火气,到千年文脉跃动的生命力;从青春洋溢的味觉狂欢,到银发族群的悠然时光,每个人都是城市故事的讲述者。红网岳阳站推出《我送岳阳出圈》系列报道,以不同群体“城市推荐官”的独家视角,带您遇见不一样的岳阳,共同见证这座江湖名城的出圈时刻。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韩佳根 实习记者 蔡迎 岳阳报道
“我从未想过,能以这样的方式与千年前的先贤‘对话’,这不仅是舞台上的演绎,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聊起自己在《今上岳阳楼》中扮演范仲淹的感受,来自湖南省演艺集团旗下省话剧院的青年演员周伟语气庄重。
在剧中,周伟所扮演的范仲淹手持《岳阳楼记》的笔墨,却不再仅仅是复刻范公的挥毫瞬间。创作团队以“抽屉式剧本”与章回体叙事,将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历史的“参与者”,见证他如何在洞庭烟雨中写下“先忧后乐”的千古绝唱;或成为滕子京的挚友,在庆功宴上感受他重修名楼的热忱与求记的深意。这种沉浸式的互动,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力。
周伟所参演的双公祠的“两地求记”剧场,“具像化”地呈现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从初识到成为知己的过程,贡院外的第一次遇见、双公并肩作战抵御外敌、范仲淹为好友滕子京在朝堂上舌战群臣……周伟的演绎下,范仲淹与滕子京的友情更加鲜活,范仲淹这一人物也更加生动,观众对范仲淹有了书本之外的更立体的认识。
周伟说,饰演范公,最难的不是模仿他的举止,而是传递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孤勇。他曾因新政失败被贬,却仍写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未亲临洞庭,却凭《洞庭晚秋图》绘尽湖光山色,只因心怀天下的胸襟早已超越地理的局限。在剧中,他化身范公在七星碑廊的“把酒临风”剧场与李白、孟浩然“对饮”,借全息技术重现他笔下的“忧乐宇宙”——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历史还原,而是一次对“何以为天下”的叩问。
基于岳阳楼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今上岳阳楼》创作团队遵循岳阳楼景区已有的园林基础与物理空间上“借景还境”,依托既有园林空间,用光影与数字技术编织虚实交融的诗意场域。先进投影技术与裸眼全息影像技术的联动,将亭台水榭化作流动画卷;多端无线数控技术与多媒体视觉矩阵的充分结合,为观众带来极具内容输出的光影新表达体验,从而感受一个虚实交换、可坐、可看、可游走、可互动的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
作曲家吕亮老师以“可听的《千里江山图》”闻名,此次更将洞庭水声化为旋律的脉搏。当范仲淹在舞台上吟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配乐如潮水般渐起,时而如霪雨霏霏的悲怆,时而似春和景明的豁达。音乐不仅是背景,更是引导观众情绪的“时空通道”——观众认真聆听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与今日的岳阳楼在音律中重叠,去感受历史的风骨与现代的呼吸在此刻交融。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岳阳楼夜游演艺的一大亮点。”项目总承制方湖南省演艺集团《今上岳阳楼》制片人任帅介绍,《今上岳阳楼》用科技唤醒文化基因,用体验重构精神共鸣,实现从静态文化符号向动态文化体验跃迁,这不仅是文旅融合的典范,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在这里,过去与未来相遇,湖湘与世界相拥。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千年IP岳阳楼,正以更符合时代浪潮的姿态拥抱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韩佳根 蔡迎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