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幸福来敲门④丨生态逆袭 吉家湖从工业伤疤到城市绿肺

编者按:随着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临近,岳阳加快推进一批惠民利民的实事工程。从一砖一瓦的改造,到智慧生活的便捷,再到转角遇见的绿意,岳阳正用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诠释着“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魅力。红网岳阳站推出《幸福来敲门》系列报道,走进岳阳的街头巷尾,记录城市更新的生动细节,聆听百姓的真实感受。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峥 张潇今 岳阳报道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现在是青山绿水!”60岁的岳阳市岳阳楼区梅溪街道延寿寺村居民梁先生对记者说。

在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下,连月来,岳阳市加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构建“老记忆+新体验”的文旅空间,既保留了城市历史肌理,又培育了文旅新业态,打造出独具岳阳城区特色的文旅新名片。

面积约1055亩的吉家湖位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是洞庭湖流域重点内湖。

上世纪80年代,吉家湖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吸引了众多工厂扎堆入驻。“那时候化工厂、电厂很多,天空都是灰蒙蒙的。”梁先生回忆,化工厂的废水直接排入吉家湖,湖水泛着荧光绿,鱼塘接连出现翻塘,空气中终年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当年,这里还有许多养鱼专业户等,吉家湖味道就更加难闻了。”梁先生说。长期遭受水质污染,底泥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外来入侵物种肆虐,使得这里一度变成了生态“荒漠”。

为了重塑吉家湖的生命肌理,生态护坡取代硬质水泥堤岸。湖底,沉水植物织就绵延的“水下草原”,鱼群穿梭其中,协同净化水质;水面,生态浮岛如绿色繁星,根系吸附的净化材料形成天然滤网。

“我们对12公里岸线进行了生态改造,构建了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沉水植物等水生植物、微生物、鱼类等多种生物链,实现了水源保障、水质净化以及生态多样性提高的目标。”吉家湖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设计负责人关大明说。

903e2194b986576e0ddae34259efffa.jpg

吉家湖岸边的洞庭氮肥厂工业遗址。

同时,吉家湖岸边的洞庭氮肥厂工业遗址保留了加油槽、储罐、吊架等工业设施和历史痕迹,融入涂鸦艺术与文化元素,将旧厂区转化为文旅资源,打造出集“工业记忆”与“生态景观”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兼具怀旧与时尚的休闲空间。

如今,吉家湖的华丽蜕变已然成为现实。

“现在晚上可热闹了!家家户户出门就能散步,还有很多人跳广场舞,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梁先生兴奋地说。

这片曾经被污染和遗忘的土地,经过无数人的努力与汗水,终于重焕生机。漫步在吉家湖畔,历史底蕴与都市活力在此交融,市民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破茧重生的动人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胡峥 张潇今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646949/66/1497901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