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4日岳阳讯(通讯员 唐梦洋 王丹)近日,汨罗市8个乡镇86处图斑、152.8亩被破坏的耕地全部完成整改,从鱼塘、果林变回良田沃土。这场 “耕地保卫战” 背后,是汨罗市检察院自2024年7月以来,以公益诉讼检察利剑斩断耕地 “非农化、非粮化” 黑手的生动实践。
调查取证现场。
卫星影像揭开 “伤疤”,检察监督雷霆出击。回溯至2005 - 2020年间,汨罗市8个乡镇的86处基本农田遭遇人为破坏,被挖成鱼塘、灌溉池,或改种果树、经济林木,部分农田甚至长期撂荒。2024年,岳阳市检察院通过对比历史与2024年遥感卫星影像,将该案线索移交给汨罗市检察院。汨罗市检察院结合实地走访,精准锁定这些 “问题地块”。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必须寸土不让!” 汨罗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态度坚决。随即,该院依法对相关职能部门立案监督,并于2024年8月中旬发出检察建议,要求严格履行耕地保护职责。
多部门联动攻坚,分类施策破解历史难题。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整改,并向乡镇下发工作提醒压实属地责任。针对违法图斑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汨罗市检察院主动作为,与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全面摸排问题根源,按照 “尊重历史、结合现实、分类处理” 原则分类施策,对于确实无法种植水稻的高岸田和冷浸田,指导镇村因地制宜种植莲藕等适宜作物,对作为附近上百亩水田的唯一水源灌溉调节地的,则通过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等措施,使其合法化、规范化。经过半年多努力,86处图斑全部完成整改验收。
调查取证现场。
“从卫星图斑到实地核查,每一寸土地的恢复都凝聚着多方心血。”2025年2 — 4月,汨罗市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 “回头看”,确认复耕土地已重新长出嫩绿作物。
“守护耕地红线,就是守护14亿人的‘米袋子’。” 汨罗市检察院分管公益诉讼工作副检察长刘素如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以法治力量守护 “大国粮仓”。
来源:汨罗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唐梦洋 王丹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