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频丨与理有岳·新思想青年说(第二辑)第十三期:萋萋湿地 点绿成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强调“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拓展“两山”转化路径的关键举措。那么,如何推动湿地生态修复,“化无形为有价”,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君山区探寻答案。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君山区依长江、傍洞庭,辖区湿地面积21818.78公顷,占国土总面积近四成。近年来,君山区立足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种植防浪林、护堤林2100亩,完成长江岸线复绿19万平方米,长江水系生态廊道建设11083亩,累计修复湿地生态近6万亩。

君山区湿地资源丰富,多年的生态修复成果,为湿地碳汇开发、促进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碳汇交易是指将植树造林或其他手段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将其转化为碳汇指标,各类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通过购买碳汇指标来抵消自身部分工业排放量,从而实现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目的。

2023年4月27日,君山区湿地碳汇开发项目经国际核证减排计划官方技术审核,实现了全球淡水湿地修复项目的历史性突破。核证监测完毕后,将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4600万元,带动周边25个村庄、约1.2万户家庭、4万名居民增收,为全国3400个湿地修复项目提供重要参考。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君山区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2024年8月30日,君山区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作共建的君山湿地生态碳汇研究中心揭牌,成为全国首个专门从事淡水湿地生态碳汇研究的科研机构。

李云曜:“我们将依托君山湿地生态碳汇研究中心,借助高校智力支撑,对湿地碳汇监测技术和方法学等方面进行集成化研究,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和碳汇开发经济可持续发展。”

邱培烨:“我们通过科技赋能,采用数学建模遥感图像分析、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技术手段对湿地碳汇进行监测计量,将生态修复成果转变为碳资产,助力当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采取多样化模式和手段,延伸生态产品价值链和产业链,是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

君山区立足长江及洞庭湖外滩的自然资源以及区域产业条件,规划出一套生态产业发展路径,涵盖碳汇开发、科研文旅、芦苇综合利用以及防灾抗害系统等关键领域,创新开展“碳汇+游学”等模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跨过绿水青山、穿越碧草蓝天。萋萋湿地、“点绿成金”,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源源不断挖掘绿水青山中蕴含的金山银山,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岳阳市委宣传部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646948/63/1491802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