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农耕文化园。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欧阳林 通讯员 谢俊 陈志超 岳阳报道
从岳阳市岳阳县荣家湾街道驱车向南,沿着乡间小路行驶约十公里,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黄秀农耕文化园跃然眼前。
走进园区,历史的回响扑面而来。清代名臣黄秀的雕像屹立中央,他曾受邀参加康熙皇帝的千叟宴,并上陈“劝课农桑”等六条主张,备受皇家推崇。他的名字不仅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更逐渐演变为地名——黄秀乡、黄秀村。
如今,黄秀的后人黄建文将这片土地赋予了新的生命,打造了一个集生态种养、游乐体验、研学旅行于一体的农耕文化园。
走进农耕文化园,道路两旁的各种农作物按照季节轮换,展现出勃勃生机。园区中心的农耕展览馆内,陈列着犁、耙、锄、镰等古老农具,每一件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历史与变迁。馆内的详细解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纯朴而勤劳的年代。
“这些农具不仅是工具,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黄建文介绍,园区于2014年启动,目前已建成集生态种养、游乐体验、研学旅行、商务接待、农业贸易为一体的生态农耕园,每年吸引游客达30万人次。
在农耕文化园的体验区,游客可以亲手参与农事活动,感受与土地亲密接触的快乐。游客有的在种菜,有的在捉鱼,有的在磨豆浆,玩得不亦乐乎。
“园区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传承农耕文化、弘扬劳动精神的教育基地。”黄建文说,希望通过这些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农耕文明,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自2017年开始,黄建文还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和行业发展现状,为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石化等单位的团建活动开设了30多场别具特色的“思政课”。他通过讲述农耕文化的历史与内涵,激励年轻人珍惜当下、勇于创新。“农耕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我们未来的灵感源泉。”
目前,黄秀农耕文化园已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及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园区还与中南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该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黄秀农耕文化园绿意盎然。
“目前,我们正针对旅游开发、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水上乐园、训马射箭场、夏令营、采摘园等进行广泛招商,相信未来的路将更加广阔。”黄建文说。
这座占地12500平方米、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厚重历史的园区,正以创新模式唤醒土地生机,成为乡村振兴中一张亮眼的“生态文化名片”。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欧阳林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