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锁岳阳县寿星园的长寿密码:自然馈赠的生命奇迹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细田 岳阳报道

3月7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踏入岳阳市岳阳县寿星园。观音山青林洞历史久远,南宋时期陈一发、傅秀朝夫妇在此生活,留下长寿传奇。如今,公田镇大塅村人口虽少,却寿星众多。这里山泉水清秀,竹林鸟鸣不断,为这片土地注入生机。山水不仅是风景,更是生命的滋养,印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智慧,为长寿奠定生态基础。(据3月10日红网时刻新闻报道)

人文为魂,历史底蕴涵养长寿。岳阳县寿星园藏着独特长寿奥秘。一个仅2100人的常住人口村庄,近30年出现6位百岁寿星,全镇百岁老人18人,90岁以上456人,80岁以上1534人,数据令人惊叹。这里不仅有流淌了千余年的山泉水,更有深厚人文底蕴。南宋末年陈一发、傅秀朝夫妻101年婚龄,78年在青林洞度过,平均140岁的传奇,增添神秘色彩。优良自然环境与独特人文传承,是长寿的坚实基石。    

动静结合,生活习性彰显养生。山水为基,自然生态孕育生命奇迹。当城市居民为空气质量发愁,这里的老人在清新空气中悠然生活,享受自然馈赠。走进大塅村板桥新屋场,老人的生活方式看似“反科学”却充满智慧。他们不在健身房锻炼,而是在春种秋收中感受生命律动;不追求精致饮食,用腊味霉食延续祖辈味觉记忆。百岁老人何良贞每日饮谷酒仍耳聪目明,姜翠枚百岁高龄生活自理,是“勤劳者寿,和善者康”民间智慧的体现。他们遵循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动静之间找到养生真谛。

文脉赓续,精神传承塑造长寿。青林洞隐士墓园的修缮,是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更是对精神家园的守护。陈一发夫妇78年的隐士生活,塑造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富足的生命境界。在乡土社会,村民通过代际传承构建情感共同体。百岁老人隔着30米就能辨识亲人,是深厚情感孕育的生命感知力。这种文化基因延续,让长寿不仅是生理现象,更成为精神丰盈的象征。    

产旅融合,经济发展助力长寿。公田镇以寿星园为核心,打造康养产业链,融合康养文化、茶饮传统与现代科技,形成“养生+旅游+文化”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百岁健康村”示范点探索中国式养老新道路,产旅融合模式既保护生态,又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同时,公田镇以长寿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将隐士墓园、养生驿道等转化为文旅资产,激活沉睡资源,避免破坏性开发,让长寿文化重焕生机,为乡村发展开辟新路径。

反思标准,传统习惯引发思考。寿星群体的生活实践,打破健康教条。他们爱吃咸菜腊味、爱喝滚烫椒茶,与现代营养学相悖,却暗合“适性养生”智慧。当地老人勤劳、节俭、和善且坚持运动,虽饮食习惯不符常规健康认知,却依旧长寿。这让我们反思,科学健康饮食标准或许过于绝对,在特定环境和生活方式下,传统饮食习惯有独特合理性,饮食传统与山水环境形成生态闭环,印证养生是与自然共生的文化实践,动静平衡才是生命长青的关键。   

解锁密码,生命智慧启迪未来。站在观音山巅俯瞰大塅村,可知长寿密码不在基因图谱与养生秘籍,而在山水间的生命对话、耕读传家的精神传承中。现代文明陷入健康焦虑,这个山水村落以生命智慧提供解决思路:尊重自然节律、守护文化根脉,让生命缓慢生长。

岳阳县寿星园揭示现代社会返璞归真之道,真正养生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乡村振兴密码在于文化基因的现代转化。城市追求长寿秘方时,应放下对标准的执着,重拾与天地共生的智慧,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李细田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646947/55/1477222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