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14日讯(记者 叶芬 通讯员 丁会云)地花鼓,闹新春!正月初三至元宵期间,临湘市聂市镇上演一场场民俗表演——“地花鼓”,数支地花鼓演员举着灯箱走村串巷,在地坪、祖屋、祠堂等处空地上演出,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接崭新的春天。
活动现场,锣鼓声响起,旦角身着凤冠霞帔,男扮女装,丑角头戴旧草帽,手执破蒲扇,上演一曲原汁原味的地花鼓小调《梳妆打扮上茶山》,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赏。演员们以朴实粗犷的动作、活泼自然的表演、独特的艺术风格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热闹非凡的民俗表演,赢得现场观众喝彩连连。表演中,村民们也竞相登台演唱,化身为闪耀的“民星”,尽情挥洒才艺、讲述家乡故事、传递文化力量,现场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
聂市地花鼓,又名对子花鼓,一旦一丑为单花鼓,一旦两丑为双花鼓,是融合音乐、舞蹈、戏剧于一体的地方传统艺术,常与玩龙舞狮、抬故事、举天星、跑竹马等联手表演,表演形式分为“讲白、唱灯、打花鼓”三个环节,常与玩龙舞狮、抬故事、举天星等联手表演。表演不受语言限制,通过艺术表达实现情感沟通,展示时代精神,深受民众喜爱。每当逢年过节时,演员们都会走村串巷演出,已成为当地村民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
相传,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巡视黄盖湖水军,驻跸聂市,当地百姓及驻军“敲金击筑”迎接,于是有了“地花鼓”的萌芽。到了北宋庆历年间,聂市人张尚阳被宋仁宗招为驸马,携升平公主回乡省亲,一路銮仪奏鸣到聂市。当地民间艺人大受启发,将宫灯进行改制,并移植到原有的乡土打击乐中来,于是形成了聂市“地花鼓”的独特风格。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叶芬 丁会云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