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潮的螃蟹丨长乐故事会越来越会讲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欧阳林 岳阳报道

今年元宵节,岳阳市汨罗长乐古镇传承千年的民俗大狂欢——“长乐抬阁故事会”再次上演。现场观众约6万人,十分热闹。

长乐故事会是国家级非遗,每年春节期间,汨罗长乐镇都会隆重举办故事会。

“今年,长乐镇上市街和下市街共推出故事200多台,参演人数达2600余人。”长乐抬阁故事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范兴向记者介绍。

除了过去的渔翁戏蚌、采莲船等传统故事,长乐故事会每年都有新花样。今年,长乐上市街就推出了《魔童降世》这出故事,成功吸睛。

在采访中,记者就遇到了踩高跷的“哪吒”——5岁的仇颖芝。

图片

2月11日,汨罗市长乐镇故事会上的“小哪吒”。(图源:新华社)

记者还注意到,潮汕英歌舞也亮相长乐故事会现场。3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跳起了英歌舞。

如今,英歌舞被号称“最强过年氛围组”,火上了央视春晚,火出了国门。

当然,从本地视角来看,长乐故事会的传播也是很成功的。

2月11日,长乐故事会相关话题包揽抖音岳阳同城榜前五。

元宵节当天,“高跷王子霸气登场”“长乐故事会人山人海”在抖音长沙榜排名靠前。

图片

高跷王子。(陈范兴 供图)

长乐故事会和潮汕英歌舞越来越火的原因,离不开大的背景,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有越来越多的人追捧。

但也要看到,和潮汕英歌舞的“大火”相比,长乐故事会还只能算“小火”。

二者有很多共同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乐故事会也到了能够“大火”的临界点。如何助燃这把“火”?英歌舞的经验值得借鉴。

要学习潮汕英歌舞,得先读懂其出圈的逻辑。

答案就在于创新不守旧、包容不封闭,让古老的非遗年轻化。

图片

2月11日,广东潮汕英歌舞首次亮相长乐抬阁故事会。(彭正阳 摄)

今天的英歌舞已非其原生形态,而是改良后的版本。

据媒体报道,如今不少英歌舞队员,都是90后或00后。有英歌舞队教练表示,以前英歌舞传承下来的招式,比较简单,后来年轻人创新了新阵法、新招式,让表演更有画面张力,让观众有了更好的体验。

2024年4月,在汕头贵屿镇的一场表演中,英歌队员巧遇一位5岁小女孩手持双棍跟跳英歌舞,队员们停下来陪小女孩一起跳的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很广,很多人印象深刻。

有网友评论:传承的意义,在那一刻具象化了。

我们看到的是小小萌娃舞英歌,但看不到的,是当地持续推广、弘扬英歌舞文化的那只“手”。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精神》中说,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旧,也在于新。

旧,是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而新,则是要不断推陈出新,融入新的时代细胞。

英歌舞的新,不仅是表演形式和内容,还有表演的周期与范围。

与长乐故事会一样,英歌舞最早也是只在春节期间表演,但如今,英歌舞的表演时间早已突破这一定式。不然,贵屿镇的小女孩又怎能在4月收获一场精彩的相逢?

并且,这些年,英歌舞主动或受邀走出潮汕地区,足迹遍布全国,甚至走出国门。

可以说,英歌舞的大火,是大势之下,一种良性循环形成的量变到质变。

图片

2月11日,长乐故事会现场人山人海。(陈范兴 供图)

如今的长乐故事会,仍处于量变阶段,形成质变还有不少路要走。

比如,要继续深耕故事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参与进来,培育文化传承的新生代。今年长乐故事参演者中,年轻人比例超过70%,这一点值得肯定。

比如,在利用媒体传播上花更多心思。湖南是媒体资源大省,长乐故事会与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等媒体资源可以有更充分的互动。如果能更好地接入媒体资源,历史更为悠久、表演形式更加丰富的长乐故事会,必将如虎添翼。

比如,要加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主动性。这些年来,长乐故事会每年都很热闹,除了本地人表演,是否可以引进外地的非遗类节目来长乐,让表演更加丰富?是否可以主动走出去,让长乐故事会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舞台上去展演?

图片

今年长乐故事会上的许仙、白娘子、小青。(图源:汨罗融媒体中心)

湖南网络达人“纳兰小鱼”对记者说,以前南岳庙会只有过年才有,现在重大节日都有,非常热闹。

她和湖南网络达人“乐小牛”都建议,长乐故事会可以扩展到每年几个重大节日都有。另外,春节期间的活动,目前只有两天,可否延长到一周左右,以提升热度。

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于5月份在岳阳举行,长乐故事会是否可借助这个大舞台,更好地走出岳阳,走出湖南?

再比如,让长乐故事会本身成为“抬阁”。长乐故事会的表演形式是抬阁,即用木料做成高1米左右的平台,置于车上推着行走,或由4人肩抬。一个平台就是一台“故事”。

图片

2月11日,长乐故事之《花果山》。(彭正阳 摄)

而长乐故事会的精髓在于“比”。过去一直是上市街和下市街相互比拼。在今年,长乐镇上市街准备了70余台故事,下市街准备了150余台故事,双方不仅比数量,还比高矮、比创意、比新奇。

那么未来,能否广发“英雄帖”,邀请同类型的非遗到长乐来比,搭建一个类似于村BA、村超的擂台。从跟自己比,到跟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比。

正如汨罗市文化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周海燕所建议的,可在长乐进行抬阁故事会的全国联盟或展演。

不妨大胆畅想,未来可将长乐镇打造成一个展示非遗的“大抬阁”。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钟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