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向小雨 岳阳报道
无人问津的“城中村”闲置房屋,经确权办理不动产权证后,吸引投资商纷至沓来,将这里开发成网红打卡地。
岳阳市南湖新区尝到甜头后,将1.5万亩南湖水面办理权证;约2.8万亩湿地芦苇也即将办理不动产权证……吸引了更多的合作商上门。
这背后,仿佛有一只“点金”的手。
观潮君了解到,这只“手”,其实就是“三资”运作改革。那么,这项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能盘活沉睡资产、激发潜能?
岳阳市南湖新区鸟瞰。
探索:省内首次试点“点状供地”
说到南湖新区的变化,不能不提岳阳的“三资”运作改革。
近年来,岳阳市全面开展国有资源、资产、资本(简称“三资”)运作改革,全面盘活资源、资产、资本,推进实现财政增收、资产增值、资本裂变。
在此背景下,岳阳各县(市)区立足自身特点,积极推进“三资”运作改革。截至目前,岳阳市累计盘活价值总量超过800亿元,形成财政收入近400亿元,“三资”运作改革为全市拼经济、稳增长找到了一把新“钥匙”。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财政部官网,分别于2022年11月和今年3月,推介了岳阳“三资”运作改革经验。另据《岳阳日报》报道,省政府办公厅将岳阳市“三资”运作改革作为“两个统筹”督导和服务中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表扬通报。
观潮君注意到,近年来省内许多地方都在进行盘活存量国有“三资”的探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介绍完大背景,视角再回到南湖新区。
南湖新区(湖南岳阳洞庭湖旅游度假区)诞生于1992年,是湖南省政府批准建立的首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今年1月10日,南湖新区成功晋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为群众提供旅游度假服务是她肩负的“使命”,发展和兴旺文旅产业是她的发展动能。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南湖新区过去的“三资”并未理清,存在权责不清、管理不顺等问题。
如何破解难题?南湖新区开启了一轮“东学西践”。
一方面,积极学习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以及其他旅游景区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确权登记等一些好做法;另一方面,结合自身情况,实事求是探索出区内闲置资产确权办证,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再化为资本的“新路子”。
如今的网红打卡地洞庭湖小镇游人如织,但谁能想到,这里此前是一片沉寂、无人问津的“城中村”?
颠覆性的蝶变,起步于漫长的确权登记之路。
洞庭湖小镇的前身是沉寂陈旧的“城中村”。
通过改造,闭塞的“城中村”摇身变成网红打卡地。
洞庭湖小镇项目建设之初,根据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需要,由属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征收利用景区范围内民房1300余栋。
由于受景区规划等相关政策限制,征购后的民房用地未能办结不动产权证明,这让景区规划用地无法办理经营许可证,这些资产一时处于闲置状态。
为此,南湖新区党工委几届领导班子不断研习相关政策,寻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等部门帮助,同时积极前往外地学习借鉴,最终找到突破口,在湖南省首次试点“点状供地”模式。
经多番努力,征收的500余栋景区民房终于逐步办理不动产权证,吸引30余家总部经济、民宿经营、旅游开发等企业主动上门洽谈,并落地了湘北地区最大亲子亲水研学乐园黄梅港湿地公园。
南湖水面已办理权证,全面盘活。
今年9月7日,位于南湖新区的云边山水实业发展公司拿到了市本级第一本湖泊水面不动产权证书,明确南湖水域千亩湖片区权属关系,开创了岳阳市本级水域确权办证先河。
紧接着,1.5万亩南湖水面陆续办理权证全面盘活,广阔的南湖水域得到明确权属划分,资源变成资产,为后续创收提供“温床”。
如今,南湖水上运动中心已建成运营,并被列为湖南省皮划艇队(静水)训练基地、国家休闲垂钓基地。
此外,约2.8万亩湿地芦苇已完成测绘确权,即将办理不动产权证。办证后,废弃的芦苇将可被允许收购,用作生物质发电、造纸、制氢等。废弃芦苇收集商用后,还可进一步改善洞庭湖水质。
目前,广东一家生物发电企业已与南湖新区达成初步合作。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纯收益可超500万元。
成效:“新身份”引来“新东家”
南湖新区走确权办证这步棋,巧妙之处就在于将闲置资源、资产盘活后,招商引资工作难度系数直线下降,继而可进行资产质押贷款等多种纳资操作。
同时,拥有合法正规证件,也给后续经营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这对促进南湖文旅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闲置资产有了“新身份”,“新东家”们闻讯接踵而来,争先恐后地投入到闲置资产的开发利用中。
花语世界景区内的花间·凤栖民宿酒店。
在南湖新区,文旅产业集聚的洞庭湖小镇,已成为市民周末休闲娱乐的打卡地,2023年预计实现年营收近5亿元,创税达3000万元。
仅用三个月时间,闲置多年的龙山游客服务中心改造为岳阳市人力资源产业园,成为全国首家园林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目前已引进52家企业入驻,实现年收入20亿元,增加财税收入3000万元。
而被盘活的南湖壹中心大楼,靠着发展总部经济,打造了全市著名的税收“亿元楼”,预计今年纳税将突破2亿元。
岳阳中华大熊猫苑航拍图(部分)。
岳阳中华大熊猫苑是南湖新区引以为傲的另一个重大文旅项目。该项目是集大熊猫主题展示、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此次“三资”运作改革的东风同样吹到了这里。龙山北麓范围内的200余栋民房资产,已有60多栋民房成功确权办证,正在通过租、售等方式引入民宿、餐饮业态。
“中华大熊猫苑将于年底开园,届时它有望成为岳阳旅游景点的又一‘顶流’。”南湖新区中华大熊猫苑主要负责人说。
沉睡的“雄狮”被一一唤醒,南湖三圈旅游业态正以空前的强劲势头朝前发展。
布局:一步巧棋激活“一湖春水”
10月26日至28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调研组来到岳阳市,就“三资”运作改革开展实地调研。专家组成员来自人民日报、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等单位。
调研组专家对岳阳市“三资”运作改革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岳阳市“三资”运作改革课题调研座谈会现场。(图片来源:人民论坛网)
座谈会上,南湖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亚丹向专家组介绍,南湖新区在开展“三资”运作改革过程中,坚持“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的基本原则,结合全区文旅为主,总部、数字、康养、科教为辅的“1+4”优势产业链建设,将“三资”分类或租赁或售卖或改造利用,全面盘活闲置资产。
2022年以来,南湖新区共盘活资产58项,其中租赁41项、出售2项、出让3项、联营12项,各类收益达3亿元。
调研组专家点评道,南湖新区“三资”运作改革体现了政府职能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为文旅产业支柱型县(市)区度过财政困难期蹚出了一条新路。
“实践证明,南湖走确权办证这步是可行且有效的。”南湖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征兵向观潮君介绍,南湖新区开展“三资”运作改革成效显著,从内部突破让资产变活,发展瓶颈得以化解,稳定了市场预期,在极大缓解财政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湖新区后续各项工作提供了金融支持。
在“三资”运作改革这盘棋中,南湖新区走好走准了“为闲置资产确权办证”这步巧棋,大有“四两拨千斤”的味道。
下一步,南湖新区将继续以强化“三资”运作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清理闲置资产,持续优化资产管理,全面激活区域经济发展“一湖春水”。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向小雨
编辑: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