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石化:钢铁森林“熊出没”

红网时刻新闻1月29日讯(通讯员 张勇)在湖南石化炼油二部生产现场,20多套炼油、化工装置聚集,塔器林立,管道纵横交错,机器轰鸣,仿佛一片浩瀚的“钢铁森林”。

1月29日,大年初一,这里的重整区当班班长王志刚完成现场巡检后,再次仔细检查大型压缩机组的出入口压力和注油器的运行情况。加氢区精制单元四班班长王志强蹲守在汽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台前,全身心地指导内外操作员联动做好汽柴油生产调整。

王志刚、王志强不仅长相、个头、神态一模一样,干起活来,也是一样的专注,一样的传神,如同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主人公一样,带领大家守护着这片“钢铁森林”。

这对70后孪生兄弟扎根一线已经近30年,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当班提前15分钟到岗,做好接班检查。无论是缕缕阳光照亮现场,还是绵绵雨季覆盖塔林,也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兄弟俩总是执着地坚守着他们心爱的岗位。

重整装置是湖南石化20世纪70年代投运的老装置,设备老旧现象普遍,操作难度偏大。怎样提高装置产品收率?王志刚一边找技术资料,一边联系同样在重整装置精馏岗位工作过多年的王志强,商量分析如何提高装置的运行效率,开启他们的“古宅探宝”行动。

“精馏部分主要任务是把已经有了的产品组分切割好,产品收率要增加,还得靠新区反应再生部分调稳调好。”平日里不怎么说话的王志强,一句话便打开了王志刚的“脑洞”。经过反复思考和琢磨,王志刚从控制物料流量、温度等关键参数着手,最终找到了一套操作调优方案。

王志刚立即与岗位操作员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并随即进行了操作优化。生产报表数据显示,装置苯产品、石油醚等产量均有上升,其中“三苯”收率超过了33%,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一刻,平时表情严肃的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迅速来到主操岗位,兴奋地和大家说:“我们挖到宝了。”

春节期间,市场成品油需求上升,这里的汽柴油加氢装置生产负荷大幅增加,装置换热流程的优化难度也同样增加。面对“壳程”和“管程”与普通换热器不一样的换热流程,王志强启动了他的“怪兽计划”。

“你还记得重整已经拆掉的20万吨柴油加氢和30万吨汽油加氢两套装置吗?”王志强找到哥哥王志刚,“汽柴油加氢装置的操作调整有什么办法吗?”王志刚回答道:“不管是反应还是分馏部分,先得调稳热源。”

王志强迅速摸索装置的换热流程,挖掘调优技术,并组织岗位操作员一起调整装置运行。经过努力,装置热源基本满足了生产需求,各项指标全部向好,装置能耗和产品产量指标也全部达标。

“守护森林,熊熊有责。”是《熊出没》中熊大、熊二的信念,也是王志刚和王志强对生产现场的承诺。他们深知,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才能更好地守护好这片“钢铁森林”。作为兵头将尾的他们,以各种形式带领班组积极做好岗位技能学习。

仇林玲是重整区近年入职的非石化类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岗位学习比较吃力。作为她的师傅,王志刚用耐心和爱护帮助仇林玲打通了“任督二脉”。每次讲解技术问题时,王志刚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回讲解。比如为什么大型机泵有那么多的进出口线路,为什么塔顶回流会有甩开线等问题。为了确保徒弟能够理解到位,王志刚会在现场蹲下来,随手捡起一块石块在地上勾画,让徒弟“实打实”地理解每一个细节。

王志强同样爱徒心切。他带着徒弟王晓玮去现场巡检,一路上详细讲解油路流程、控制阀操作等内容。从精制单元到气分装置,从乙苯生产到汽柴油加氢,整整两个小时,王志强用比装置现场更大的声音,一处一处、一句一句地讲解现场技术,将这些初入现场的大学生领进石化生产的大门。仇林玲在学习总结中写道:“师傅一言一行给予了我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技术和经验,让我有了多方面的提升。这些既是知识传递,更是要求我们守护好装置的‘动员令’。”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张勇

编辑:陈砂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646945/63/1467064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