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9日岳阳讯(通讯员 张勇)9月8日,湖南石化水务部1区第一循环水场,冷却塔水帘律动,机器运转声平稳如歌,源源不断地为前方生产输送冷却用水资源。
湖南石化水务部1区第一循环水场班长季刚在现场检查关键设备运行情况。
循环水系统作为炼化生产的关键辅助项目,持续为一线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冷却动力。当天上午11时许,当班班长季刚手持测温枪等,开始了又一轮例行巡检。在现场,他俯身细听大型机泵的轴承声响,蹲下观测运转设备的油位色泽,每一项检查都一丝不苟。“绝不能放过任何细节,”他说,“不及时发现现场隐患,不仅工作量会加大,更将直接影响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
巡检保障设备平稳运行,水质管理则决定了循环水的“血液”品质。腐蚀、结垢与微生物是三大天敌,水处理助剂成为应对的“特别武器”。精准投加辅助药剂,实现优质低耗运行,是一线岗位面临的重要挑战。
他们的答案是——“帖边操作”。
“帖边”即接近工艺指标下限却绝不逾越,以实现辅助药剂用量的最优。这要求岗位人员实时紧盯水质数据:pH值、氯离子、腐蚀……每一项指标都关乎系统平衡。
来到辅助药剂加注现场,季刚与操作员夏霆锋紧密配合。两人反复核对分析单与指令内容,确认每一桶助剂的名称、浓度,清点数量后,启动被称之为“水抽子”加药装置,通过一根直径仅16毫米的软管,将1吨有机磷药剂缓慢注入系统。
季刚介绍:药剂加注操作不是很难,但要把药剂科学地省下来,就得将每一滴药剂用在刀刃上,要靠精细监控、精准计算和规范操作。
“省,就是赚。”已成为班组深植内心的操作理念。操作过程中,季刚不时地叮嘱夏霆锋:“现在的指标挺好的,别加快了,把握好节奏,不然很多药剂就会被浪费了。”
此外,他们还推行指标“窄范围”控制策略,“收紧”关键指标的操作区间,提升控制精度与系统平稳率,深度降低药剂消耗。
通过这些看得见、算得清的举措,该岗位助剂等物耗指标保持最好水平,班员们用“毫厘”之间的操作智慧,贡献着点滴之中的基层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张勇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