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洞见岳阳丨群众体育最大魅力就在敢于打破“精英滤镜”

洞见岳阳文中图.png

□岳平

当9月的晚风掠过长沙贺龙体育馆的草坪,2025年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超”)的开场哨于9月7日划破夜空。在三湘大地的另一端,岳阳奥体中心的灯光已提前点亮,9月14日,由教师、学生、企业职员等50名普通足球爱好者组成的岳阳队,将在这里迎战怀化队,书写属于平民足球的精彩篇章。

“岳州军”堪称一幅生动的城市足球群像:37岁的小学足球教练吴勇学坐镇后防,26岁的前中乙球员蔡安东冲锋陷阵,企业职员下班后匆匆赶来训练,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全身心投入。年龄跨度从16岁到37岁的“新老联合军”,用五花八门的职业背景和参差不齐的技术水准,共同诠释着群众体育最本真的魅力。

群众体育最动人之处,恰恰源于它打破了竞技体育的“精英滤镜”。在以往的职业体育领域,我们习惯了看到经过层层筛选、长期训练的专业运动员,他们代表着人类体能和技术的极限,竞技场如战场,胜负如生死,这却无形中给体育运动加上了一道“精英滤镜”,仿佛只有那些拥有天赋、受过系统训练的人才配参与如此高水平竞赛。

而群众体育则彻底打碎了这层滤镜。岳阳市足球协会秘书长谭斌感慨道:“真的很感谢有‘湘超’这项赛事,以前我们都不知道有这么多岳阳籍足球人才在外地,现在有这个机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真是振奋人心。”“湘超”这样的平台,让那些分散在各行各业的足球爱好者脱下工装校服、换上球衣以球会友,让“草根高手”有了一展实力的舞台。

在这里,没有年龄、职业等各种标签,去身份化的平等和人人都能上场的开放,让运动回归了群众参与的朴素本质。岳阳队中37岁的体育老师与16岁的高中生同场竞技,企业职员与前职业球员并肩作战,这种场景在过去的精英体育中几乎很难看到,如今却是大众体育的常态。

群众体育的重点不在“育”而在“群”,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岳阳队主教练陈振表示“重点抓基础能力,先把队伍磨合起来。”这种理念与职业体育追求成绩和名次有着本质区别。群众体育在于纯粹地享受着体育的魅力,更加注重的是参与过程中的获得感、团队凝聚力和运动乐趣。

群众体育还具有连接社区、增强归属感的社会功能。岳阳市人民政府对球队参加“湘超”寄予期望,正是因为足球可以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成为提升城市活力、增强市民归属感的文化载体。从岳阳市的历史来看,足球热情在这座城市代代相传,多家民间足球俱乐部十年间斩获多项赛事冠军,证明了群众体育的深厚基础。

群众体育的蓬勃兴起,并非对精英体育的否定,而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体育功能回归本质的尝试。它提醒我们,体育最初的意义就在于增进健康、获得快乐、建立连接,丰富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无论是职业竞技还是群众体育,最终都应当服务于人的需要,而不是让人成为追求体育成绩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像“湘超”这样的群众体育平台出现,让运动真正成为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生活方式。当运动不再只是奖牌和纪录的代名词——快乐至上,输赢其次,体育才能回归它最本真的价值。赢也罢,输也罢,莫以胜负论高下。

来源:红网

作者:岳平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646943/91/1526631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