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赵曼 陈砂 叶芬 岳阳报道
凌晨五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洞庭湖像一块未及熨平的老绸缎,懒懒地泛着青光,我们的采访车穿过晨光下的洞庭湖大桥,驶向被湖水环抱的君山区钱粮湖镇,一个被潮声浸润的小镇,屋檐下藏着半部洞庭故事。
在风干鱼作坊见到胡小娟时,她正麻利地清点着刚到的八百斤鲜鱼。阳光穿过塑料棚顶的缝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2015年从广州返乡的渔二代,不到一年时间小娟便完全接手父亲的生意,将儿时对湖水的记忆封存在鱼干的肌理里。
说起眼前的洞庭湖,小娟的记忆是儿时船下的鱼群和水声,而在湖的风波里过了半辈子的小娟妈妈,说到记忆深处,眼角还是泛起了雾,“湖上的风虽然舒服,但那个时候还是太苦了!每天都在担心。”
上午阳光渐强,小娟算算时间,在晾晒杆前翻动鱼干,阳光穿过半透明的鱼身,细密的纤维仿佛洞庭湖的水系图,我们紧跟过去,一边用相机记录,一边一遍遍地感叹镜头前的湛蓝湖景。
中午,我们见到了刚忙完工作返回办公室的镇长伍艳婷,这位从娄底山区走来的80后干部,说起2015年初见洞庭湖时的场景,眼神依然会泛起波澜。
“印象最深是到从区里调任钱粮湖工作是12月底,但是最开始展开的工作就是来年的汛期工作要如何提早准备。”在湖区工作十年,伍艳婷办公桌上大部分文件都与“洞庭湖”相关,防汛工作部署方案、稻虾养殖产业培育、风干鱼产业发展……她说自己对这片水域是“又忧又爱”。
钱粮湖镇总人口7.68万人,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强镇,作为一个典型的湖区乡镇,稻虾养殖和风干鱼是镇上两大支柱产业。稻虾得益于洞庭湖的优质水资源,风干鱼则是渔民将鱼货腌制成的独特湖鲜风味。
“这两大产业让我们钱粮湖的老百姓在本地就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不用背井离乡。”面对洞庭湖,伍艳婷直言虽有压力,但是动力更大。
傍晚时分,伍艳婷在可钓区完成巡查工作后,跟我挥手告别,她说晚上还要回办公室准备明天的会议材料,我回到大堤上,看到夕阳将湖面染成琥珀色,再渐渐淡去。小娟已经收好晾晒的鱼干,带着小孩在门前吹风,小娟妈妈煎鱼的菜籽油香从屋内飘来,又散在湖风的潮气里,小娟和伍艳婷两个80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在这里构成了平行蒙太奇,一个在延续湖的味道,一个在守护湖的安宁。
最动人的对话发生在归途前的偶然问答。当我问及现在这里每年都举办的观鸟节,小娟说:“可能它们都喜欢这里。”“你喜欢这里吗?”“当然!”
执行策划:向阳 赵曼 邓琴
报道团队:叶芬 陈砂 蔡迎 韩佳根 方鑫(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管娜(实习生)
设计团队:邓尧 蔡迎
来源:红网
作者:赵曼 陈砂 叶芬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