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9日岳阳讯(通讯员 侯勇 嘉措)高原葡萄种植,是桑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承载着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9月29日,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国顺带领专家团队,走进桑日帕竹葡萄种植基地,实地调研、精准指导,为当地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桑日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岳阳第十一批援藏工作组组长彭典一同前往。
9月29日,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国顺带领专家团队,走进桑日帕竹葡萄种植基地,实地调研、精准指导。
时值桑日葡萄丰收季,6500亩“雅江1号”陆续成熟,果实圆润饱满、香气浓郁袭人。“看这色泽,这饱满度,不愧是高原的‘紫色珍珠’!”专家们穿行于葡萄藤蔓之间,俯身轻托一串沉甸甸的“雅江1号”,细察土壤状况和植株长势。
“植株可以再种高一些,增强通风透光。”“生长阶段要注意防止果实相互挤压,避免出现灰霉病。”面对当地企业技术人员,杨国顺团队结合高原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将复杂的种植管理技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现场讲解,真正实现“把知识送到田间,把问题解决在地头。”
“桑日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葡萄深紫饱满、香气浓郁、糖分富集的卓越品质。”彭典表示,岳阳援藏工作组希望与湖南农业大学深化合作,依托高校科技与人才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特别是要围绕“大健康”理念做深产业链,积极开发葡萄精深加工产品,助力桑日葡萄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将这份“高原厚礼”转化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健康产品。
据悉,岳阳援藏组已完成桑日县帕竹葡萄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一、二期项目,正助力企业争创3A级景区,“农文旅”融合持续深化,基地不仅提供大量长期岗位,更带动周边10个村庄协同发展,真正实现了企业增效、集体增资、群众增收。
来源:红网
作者:侯勇 嘉措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