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场“国字号”会议为何选平江?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向小雨 岳阳报道

9月25日至26日,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现场会在湖南省平江县成功召开。

作为百万人口大县、传统劳务输出大县,平江如今何以从“劳动力外流”走向“创业引力场”,成为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 “样本展示窗”?

1.jpg

9月25日至26日,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现场会在平江召开。

“我们平江人向来团结,劲能往一处使。只要能为家乡发展出份力,没人不愿回来深耕。”“家乡的营商环境、配套服务,实实在在为企业发展添了大助力。”返乡企业代表们发自肺腑的心声,恰是这场“国字号”会议选择落地平江的关键注脚。

回望发展历程,平江以“情”聚乡友、以“实”筑根基、以“诚”优服务,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近三年累计吸引7.1万人返乡创业,带动23.8万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更培育起400余家休闲食品企业,撑起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真正实现了从“劳务输出大县”到“创业磁吸高地”的华丽蝶变。

以“情”动人 唤起“鸿雁归巢”意愿

平江的根在乡友,返乡创业的活力也在乡友。在平江的产业发展战略图中,百万劳务大军不是“外流人口”,而是县域发展最宝贵的“在外资源”。

为唤醒乡友的归乡之情,平江搭建起一套“常态化、精准化、荣誉化”的情感联络体系,让“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从口号变成行动。

常态化联络拉近距离,是平江凝聚乡友的第一步。逢年过节一通问候电话,一次上门拜访,这些看似细微的举动,成了平江与在外乡友的“情感纽带”。

2025年以来,县、乡两级主要负责人带头外出“走亲”,累计联络乡友106次,对接拜访外地企业319家,不少乡友感慨:“家乡没忘了我们,这份牵挂比什么都暖。”

精准化信息推送,让乡友看到“回家的机会”。平江专门建立“寓外乡友信息库”,按行业、领域对知名乡友分类登记;同时动态更新“投资项目信息库”,将园区招商、产业链补位等需求“点对点”推送给匹配的乡友。近两年,平江累计向乡友推送项目信息491条,直接助推129个项目签约落地。

11.jpg

麻辣王子生产车间。

荣誉化正向激励,则让返乡创业者“有地位、有尊严”。平江评选了105位“杰出平商”,聘请483位返乡创业者担任“荣誉村干部”,用榜样力量点燃更多人的返乡热情。“回到平江,我能感受到,我们不仅被看作创业者,更被当作‘家乡建设者’而受到尊重。”麻辣王子创始人张玉东的话,道出了许多返乡创业者的心声。

以“实”惠人 激发“鸿雁归巢”动力

情感是“催化剂”,但真正留住创业者的,还要靠实打实的政策、平台与产业基础。

平江深知,返乡创业不能“空手套白狼”,必须让乡友“带着想法回来,拿着成果发展”。为此,平江从政策扶持、平台建设、产业培育三方面发力,构建起“能创业、易创业、创成业”的支撑体系。

政策“组合拳”,为创业减负担、增底气。平江先后出台《推动返乡创业三年行动方案》《创新创业和返乡创业促进就业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从“钱、地、人”等关键要素上给予支持。近两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亿元、创业补贴4000万元、培训补贴3500万元,解决创业者“融资难”;推行“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简化企业注册、用地审批等流程,降低制度性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

21.jpg

平江高新区航拍图。

平台“升级版”,为产业聚资源、拓空间。平江打破过去“一园一区”的局限,将产业园区拓展为“一园三区”,分布在县域东、中、西三地,让不同区域的创业者都能就近入园;同时与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建成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众创空间和公共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培训。其中,平江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堪称“创业孵化器”,三年孵化初创企业110家,培养专业人才8300余人,入驻企业还能享受房租、物业、水电等“六免费”政策,标准厂房出租率高达95%。

产业“集群化”,让创业有方向、有前景。平江没有盲目追求“大而全”,而是立足自身优势,确立“一主一特多优”的产业体系:以休闲食品为主导,以文体旅游为特色,同步发展云母、石膏等优势产业。围绕休闲食品这一“主打牌”,平江绘制全产业链招商图谱,引导乡友企业“填空补链”——从劲仔食品的小鱼加工,到千里香食品的调味面制品,再到尚品包装的食品包装,400余家休闲食品企业形成了“研发—生产—包装—物流”的完整链条,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以“诚”待人 增添“鸿雁归巢”信心

“创业路上最怕的是‘卡脖子’,而平江的服务总能‘雪中送炭’。”这是许多返乡创业者对平江的评价。吸引企业“落地”只是第一步,让企业“扎根”才是关键。为此,平江以“店小二”姿态提供全周期服务,用“真诚”打消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一站式”服务,让办事更省心。平江打造了专门的返乡创业服务平台,整合创业培训、补贴申领、证照办理等功能,为企业提供“代办服务”——创业者只需提交需求,工作人员会全程跟进,无需反复跑部门。数据显示,通过流程优化,平江创业制度性成本降低23%,行政审批效率提速65%以上。“以前办个营业执照要跑三四趟,现在线上提交材料,3天就拿到了。”一位刚入驻孵化基地的食品企业负责人说。

“点对点”解难,让发展更安心。平江常态化举办“企业家沙龙”,每月收集企业诉求;组织政银企洽谈会,打通融资渠道;开展“一对一”联企帮扶,每个企业都有专属“服务员”。近三年,平江累计帮助返乡企业解决问题3320个:建设标准厂房54万平方米,保障企业用地1454亩;帮助企业融资12.36亿元,缓解资金压力;引进紧缺人才286人,招聘员工7.6万人,解决“用工难”。

a104f904-a466-459b-a31e-ada0c568768a.jpg

平江县因其辣条产业的显著贡献,2021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辣条食品之乡”称号。

“多渠道”推介,让品牌更亮眼。平江不仅帮企业“把产品做出来”,还帮企业“把品牌打出去”:支持企业申报地理标志,“平江面筋”“平江酱干”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江白术”“平江烟茶”获评农产品地理标志;推动辣条产业入选“湖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让“平江制造”有了更高辨识度。如今,劲仔食品、麻辣王子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许多企业凭借地域品牌加持,产品远销海外。

平江的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活力,藏在每一个返乡创业者的梦想里,藏在地方政府用心用情的服务里。

未来,随着全国返乡入乡创业经验的交流互鉴,平江的“归雁经济”模式或将在更多县域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雁阵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向小雨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646943/62/1531841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