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向小雨 实习生 魏袁楠 管娜 通讯员 易松 岳阳报道
暑假进入倒计时,回望这个假期,孩子们是怎么度过的?
当盛夏的阳光洒满云溪的山间与街巷,一个个公益托管点化身为孩子们的“快乐驿站”——长岭街道望城村的农家书屋里,传来清朗悦耳的读书声;路口镇牌楼村的活动室内,稚嫩的童音合着吉他旋律轻轻回荡;金盆社区的会议厅中,孩子们跟随“老师”的步伐慢慢揭开物理世界的神秘面纱……
这个暑假,云溪区以近20个托管点为支点,成功撬动社会多方资源,将“官方带娃”的民生实事,办成了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的“暖心工程”。
农家书屋化身托管班 孩子暑期有了好“趣”处
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孩子们或专注阅读,或写着作业。
8月20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云溪区长岭街道望城村村委会。走进二楼活动室,只见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十余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围坐着,在志愿者的陪伴下,或专注阅读,或写着作业。
托管班学生刘诗音展示了她的手工作品。
“这间活动室就是我们的‘农家书屋’,自7月8日起便作为暑期托管班的上课场所使用。”望城村农家书屋负责人叶祥说,托管班参照学校作息运行,上午,4名大学生志愿者会辅导孩子们做作业。下午,志愿者便教他们绘画、做手工。
长桌后方,是一整面书墙。叶祥介绍,书架上共有1000余本图书,从童话绘本到科普读物,从历史故事到人文典籍,种类丰富,可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
作为孩子们暑期的阅读宝库,农家书屋的藏书优势在托管服务中得到充分发挥。以往暑假局限于课本或少量课外书的孩子们,如今在志愿者引导下可自由挑选心仪书籍,阅读量得到极大扩充。“我在书屋读了很多书,最近正在看《中国民间故事》。”文桥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胡思义举着书朝记者笑着说。
孩子们在书屋收获颇多,家长都有目共睹。“孩子在书屋既有‘老师’帮忙辅导作业,又能读好书增长见识,我很开心!”书屋托管班学生李紫悦的父亲欣喜说道。
公益托管服务的温暖,源于“反哺式”的良性机制。
长岭街道宣传办工作人员方泽暕介绍,近年来,长岭街道依托“金秋助学”机制,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投身家乡志愿活动。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反哺家乡”的队伍,长岭街道9个社区、村均开展暑期托管工作。
“小积分”兑换“大快乐” 多元活动点亮夏日时光
“老师你看!我攒了30分,能换那个文具盒了!”小男孩踮着脚尖,兴奋地指着积分,等待兑换墙上的奖品。在云溪区路口镇牌楼村的“爱心伴学”暑期托管班教室里,这样的场景时常上演。
牌楼村暑期托管班课堂。
这里没有沉闷的课堂氛围,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完成作业后的欢笑声、积分卡摩擦的沙沙声,以及兑换奖品时纯真的雀跃。
“积分奖励制度”是牌楼村暑期托管班不折不扣的“流量密码”。积分规则清晰明了:准时出勤、字迹工整、完成作业能加分;不讲卫生、说脏话则会扣分。
“可别小看这些积分,孩子们在乎得很。”牌楼村村委委员罗梦欣介绍,攒下的积分就像游戏通关的奖励,能在暑期结束兑换玩具、文具等心仪奖品。
这套制度巧妙地化解了管理难题。它让“好好表现”变成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的竞赛,孩子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积极性空前高涨。
“制定这套规则的初衷也很简单,就是怕孩子们觉得枯燥,来几天就不来了。”罗梦欣坦言,没想到这套从外借鉴的“游戏化”管理机制,效果出奇地好。
兴趣拓展课上,音乐“小老师”用吉他伴奏,带着孩子们学唱童谣。
除了积分奖励活动,托管班的课程内容也不单调。室内观影、音乐课上学唱歌曲、羽毛球教学……托管班里,总是充斥着轻松愉悦氛围。
休息时间,志愿者带着孩子们玩游戏,院子里满是欢笑声。
“这里的‘老师’很温柔,懂的也多,问什么都耐心答,他们也会带我们玩很多好玩的游戏,我觉得每个游戏都好玩。”托管班学生王诗颖口中的“老师”,便是大学生志愿者们。他们辅导孩子作业,组织游戏,更像是孩子们的哥哥姐姐。
“看着他们从不敢开口到抢着举手,那种变化让我特别有成就感。”大学生志愿者张梓航深有感触,他说获得进步的不只是孩子,每天和孩子、家长打交道,他自身的沟通能力同样得到了提升。这种双向成长,或许是积分之外,托管班能给予他们的最好奖励。
多方联动走进课堂 素质教育拓展托管新维度
如何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托管时间里学习到更为多维的课程体系?
在云溪街道金盆社区的“七彩假期”暑期公益课堂,蓝天救援队员给小朋友演示正确的急救方法。
在云溪街道金盆社区,“七彩假期”暑期公益托管班打破了“教室”的边界,联动工会、团委、公安、蓝天救援等多部门,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堂堂生动可感的素质教育课堂。
围棋课堂。
“今年是我们社区第三次举办暑期托管班,针对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课程设计更加成熟,孩子们收获满满,家长也一致称赞。”金盆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成向记者介绍,托管班自7月15日起开班,为期一个月,课程内容涵盖安全自护、学业辅导、科学探索、文化传承、艺术熏陶、体育运动、心理关怀等,其中安全自护与心理关怀课程分别邀请了民警、蓝天救援队员与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到场授课。
“七彩假期”暑期公益托管班的“非遗传承画脸谱”艺术课堂上,孩子们戴着制作好的面具和志愿者合影。
社会力量的加入为公益课堂注入了“活水”,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更为其注入了蓬勃动能。
张成介绍,在共青团云溪区委的支持下,今年云溪区大学生联盟“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有7名志愿者参与到了金盆社区的托管教学当中。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付雨帆是这支志愿队伍的小组长,他负责根据小组成员的专业特长来设计课程内容,如物理、历史、体育等,“我特长是羽毛球,所以我负责教孩子们羽毛球基本要领及入门技巧。”付雨帆说。
从激发探索欲的趣味课堂,到滋养心灵的心理活动;从亲手体验非遗魅力,到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从感受每个音符的律动再到强身健体的运动时光,孩子们真心展露的每一个笑容,都是对这个夏日最美好的回应。
来源:红网
作者:向小雨 魏袁楠 管娜 易松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