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纪录片海报。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田德政 陈砂 岳阳报道
“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近日,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观剧热潮。该片自8月4日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开播以来,凭借“微短剧式叙事”“AIGC 技术复原历史场景”等创新手法,生动再现了左宗棠“舆榇出征”的决绝与收复新疆的壮阔历程,不仅收视持续走高,更在全网激发起关于爱国精神与湖湘文化的广泛热议。
最新收视数据显示:这部纪录片创下多项传播佳绩——持续位居省级卫视非剧类收视榜首,截至8月22日11时,相关话题多平台热搜上榜26次,累计覆盖用户2.73 亿人次,知乎评分高达 9.1分。
作为左宗棠桑梓之地,湘阴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系统性的传承工作,为这部现象级纪录片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养分。
深耕厚植:系统传承铸文脉
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中,湘阴走出的左宗棠兴办洋务、收复新疆……其功勋彪炳史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湘阴,这座与左宗棠名字紧密相连的古城,正肩负着传承重任。这里不仅保存有左宗棠故居柳庄、左文襄公祠等珍贵古迹,更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精心打造“左公故里、走读湖湘”地标性文旅品牌,系统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左文襄公祠得以提质改造,左宗棠纪念馆焕新升级后荣膺国家4A级景区,左宗棠AI智能体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左宗棠故居柳庄游客络绎不绝。
尤为瞩目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文化展陈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项目,为左宗棠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目前,该项目在紧锣密鼓地规划选址中。
湘阴县成立了左宗棠文化研究会,已举办四届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致力打造“学术性、常态化、品牌化”学术研究平台。2022年左宗棠诞辰210周年之际,全国社科专家、学者及左氏后裔齐聚,深入研讨左宗棠思想与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并编印《左宗棠思想文化论文集》,掀起学术研讨新高潮。同时推出的“千秋独有左文襄”主题陈列展,以七大篇章、十二大创意艺术展项融合声光电技术,全方位解读其思想精髓,该展获评“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今年7月14日,湘阴县委书记刘世奇就左宗棠文化传承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时强调:“要立足新时代要求,整合政府、学界及社会力量,深入研究左公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重点做好文化精髓的提炼升华工作。”这为左公文化的赓续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
守正创新:多元传播润人心
左宗棠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挺身任事的担当气魄、崇俭广惠的仁爱之心、清正廉洁的奉献品格,早已超越地域,熔铸为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符号,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何让这份厚重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真正“活”在当下,浸润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田?湘阴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精准滴灌,多元表达。
对于偏爱传统韵味的中老年群体,一出精心创排的花鼓戏《左宗棠西征》应运而生。舞台上的唱念做打,生动再现了左公那段气壮山河的征程,让历史在熟悉的旋律中变得可感可触。而面向年轻一代,则谱写了《左宗棠》《柳庄》等充满时代感的歌曲,用青春洋溢的旋律和歌词,架起了年轻心灵与历史伟人对话的桥梁。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就能触摸到这份精神力量,湘阴县推动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彩绘读本《左宗棠》(青少年插图版本),那些生动的画面和故事,让历史不再遥远。更令人欣喜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一彪炳史册的壮举,如今已被郑重地写进了义务教育八年级的《中国历史》教材和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让一代代学子在课堂里就能汲取这份爱国与担当的养分。
左宗棠书法楹联展(左文襄公祠)
在湘阴的乡村,左公精神的传播展现出另一种动人的姿态。走进金龙镇,一条蜿蜒6公里的左公文化长廊宛如流动的画卷。道路两旁,精心绘制的100多处文化墙、悬挂的300多副蕴含哲理的楹联,无声地诉说着左公的故事与品格。更有4000册通俗易懂的左宗棠小故事读本被送到了寻常百姓家。在这里,“耕、读、孝、廉”这些左公文化倡导的核心价值,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巧妙地融入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肌理。
村民唐再操家的文化墙上绘着一枚古朴的“廉可保家”篆刻作品,他称“左公一生清廉,清白做人!”而村民刘自兰则用左公家书教育子女,自家墙上摘录了左公家书里的话:“好样要学,坏样断不可学。念念要学好,事事要学好,坏样一概猛省猛改!”这种将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做法,让左公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家国共鸣:精神感召砺后人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赤子情怀,历经岁月洗礼而弥新,在新时代的湘阴大地焕发新的生机。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8月7日,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故乡看片会在湘阴县图书馆举行。数十名少年激昂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诵读声,穿越时空长河,将先贤的伟岸功业与今日少年的赤子之心紧密相连。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集中观影活动在湘阴县图书馆举行。
看片会上,湘阴县左宗棠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戚旭明评价:“此片多维立体还原历史,呈现左公波澜壮阔的一生,其蕴含的深刻启迪,尤为发人深省。”
左宗棠学校教导主任谭杜甫深感重任在肩:“身为左公故里的教育者,理当将先贤精神融入课堂点滴,以史育人,厚植家国情怀,为时代培育栋梁之材。”这份教育自觉,正是左公精神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左公精神如春风化雨,滋养时代新风。2024年,岳阳市纪委监委“好家风·好传承”宣讲活动如火如荼,左宗棠家风故事被置于宣讲团首位,其清廉、忠义、担当之风范,持续激荡人心。
2025年清明,湘阴县新疆哈密市联动,举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清明祭英雄”活动,象征民族团结的哈密第三代左公柳,深情植根于柳庄与左宗棠校园。哈密专家为湘阴学子讲述左公新疆功绩,学生代表集体祭扫左公墓,诵读颂文,在缅怀中厚植爱国情怀,让精神薪火相传。
联动致远:文旅融合展宏图
湖湘民风素以“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坚韧刚烈著称。左宗棠“舁榇出征”的壮举,正是这种血性的极致彰显——面对沙俄环伺与朝堂争议,他以“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的决绝,捍卫了国家尊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民族史诗。
湘阴以开放胸襟推动左公文化走向更远,联合新疆哈密、甘肃酒泉、福建福州等左公生平重要关联地,在文化研究、遗产保护、文旅融合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突破地域藩篱,汇聚传播合力。
左宗棠雕像。
文旅融合更是浓墨重彩之笔。湘阴精心打造“湖湘文化精品游”线路矩阵,围绕左宗棠、湖湘文化、爱国主义精神等主题,推出多条特色文旅线路。其中,整合左宗棠相关资源,通过串联县内外文旅景点,开发“左公文化长廊”2小时旅游线路;深度融合湘阴本土文化、红色旅游与休闲旅游,推出可定制的精品文旅线路产品;有机串联重要湖湘文化地标,推动形成“湖湘文化旅游圈”;联动左宗棠足迹省份,推出跨省“重走左公路”精品线路。
当左公精神遇合时代的创新表达,那段舁榇出征的壮烈史诗便不再尘封于典籍。他的浩然正气与家国大义穿越时空,时刻鞭策着后来者,在湘阴这片热土上,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生生不息。
来源:红网
作者:田德政 陈砂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