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向小雨 岳阳报道
2025年,岳阳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高校毕业生就业潮,应届毕业生达1.96万人,同比增长超11%。面对结构性矛盾突出与就业机会收缩的双重压力,岳阳如何破局?
7月23日,岳阳市举行健全创新创业和返乡创业促进就业机制改革推进会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议。
一场关键会议亮出了攻坚路径。7月23日,岳阳市举行健全创新创业和返乡创业促进就业机制改革推进会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议。
这场会议授牌了一批创业就业赋能中心,标志着岳阳正式构建起覆盖全域、特色鲜明的“一站式”创业就业服务新生态,为化解青年创业就业难题提供系统性“岳阳方案”。
服务升级:全链条覆盖 全流程陪跑
今年5月,岳阳市创业就业赋能中心试运行期间,由创客轮值的“江湖夜语”活动邀请了AI开源社区“Way to AGI”团队与本地创业者、高校学子共探AI未来。
今年以来,岳阳市大力实施创新创业和返乡创业促就业机制改革,全市创业就业赋能中心建设加速推进,“一部总领、两项赋能、多点布局、百花齐放”的服务格局初具规模。
仪式现场为岳阳市创业就业赋能中心(总部)授牌。
仪式现场同步为汨罗市、平江县等8家县市区创业就业赋能中心授牌。
会上被授牌的创业就业赋能中心,正是岳阳破难题、优服务、强赋能,倾力打造的综合服务枢纽。它的核心生命力在于“集成”与“赋能”。它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叠加,而是服务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
岳阳市创业就业赋能中心(小龙城)总部作为全市标杆和中枢,由政府主导,引入市场化专业团队运营。线上,“岳创通”小程序“一键直达”;线下,创业就业赋能中心提供不少于50%的面积设置大学生创业陪跑空间,配备专业导师,为来岳、留岳创业者提供从“抵达服务、孵化支持、金融支持”到“项目转化落地、初创纾困”等全流程精准服务,确保在岳创业可以“一次问清、一站办全、一服到底”。
同时,创业就业赋能中心作为综合服务枢纽,可整合高校智库、产业链企业、投资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资源包,“乘数效应”显著。
“岳阳的‘创业地图’给了我明晰的指引,回国来岳创业之路特别顺利通畅。”留学归国青年创业者赵浜感慨“一图在手,项目入孵,全程帮扶,梦想实现”。
目前,岳阳市本级(小龙城总部+汴河街基地)、岳阳楼区、汨罗市等9家赋能中心已高效运营。下半年,全市将有14家赋能中心投入运营。
可以预见,这一覆盖全域、特色鲜明的赋能体系,将显著降低岳阳市创业门槛和成本,深刻改变岳阳市创业生态。它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提供精准的资源对接平台(导师、资金、市场),营造了浓厚的创业就业氛围。自此,创业者找政策、找资金、找项目、找培训、找场地、找活动、找服务“七找”将更加便捷高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在巴陵大地竞相迸发。
政策优化:创贷“零门槛” 助力梦想“从0到1”
创业最基础也最现实的障碍就是启动资金。
湖南理工学院2024届毕业生肖雅芝在创业时就曾面临资金短缺瓶颈——去年毕业后,肖雅芝在湖南江湖名城创业孵化基地注册成立了文化创意工作室,设计、销售具有岳阳特色的文创产品。今年4月,肖雅芝计划为毕业生打造一款纪念文创产品,但她发现若预付5万元材料费后,工作室周转资金将仅剩数千元。
岳阳市人社部门获悉其困境后,迅速启动“特事特办”机制,一周内,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发放到位,同时一笔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贴息贷款也及时注入。这笔“及时雨”般的政策支持,让肖雅芝团队的特色文创产品得以顺利研发与生产,青春的创意在巴陵沃土上如期绽放。
这是岳阳创业担保贷款新政助力高校毕业生创业梦想的鲜活案例。创贷新政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及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内容包括个贷从受理到放提速至7日内办结、对20万元以内个人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小微企业最高可贷400万元、提供高达50%的财政贴息等。
5月13日,创业服务进校园暨岳阳市大学生创业贷款、创业补贴集中发放仪式在湖南理工学院举行,仪式现场为5位创业学生代表分别发放了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创贷新政帮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解决了“从0到1”的起步难题,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正将商业计划书加速转化为现实。
创业服务进校园暨岳阳市大学生创业贷款、创业补贴集中发放仪式现场还为5位创业学生代表发放了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随着个人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以内免除反担保在全市推行,创业贷款真正进入“零门槛”时代,普惠金融覆盖面极大拓宽。岳阳楼区还创新推出对大学生创业贷款全额贴息政策,属全市首创,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热情。
截至6月底,岳阳市创业担保贷款规模突破4亿元,同比增幅超70%。市本级表现尤为亮眼,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十万级规模飞跃至突破千万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托底护航:从见习到就业 多方联动精准匹配
今年5月,为帮助大学生提前体验岗位环境,岳阳市人社局组织湖南民院学前教育专业到蓓蕾教育机构开展“名企行”活动。
工作经验匮乏是制约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岳阳瞄准这一堵点,持续推进青年就业见习制度建设,让就业见习岗位成为毕业生过渡期关键托举。
岳阳市今年共计划开发见习岗位3000个,覆盖教育、医疗、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截至目前,岳阳市已认定308家见习基地,发布见习岗位2000个,吸纳高校毕业生见习570人。
正式求职阶段,岳阳还为毕业生们准备了哪些“锦囊”?
今年2月,岳阳市人社局牵头建立市级“政校企社”联席会议机制,为高校毕业生们带来福音。这张覆盖12家市直单位、4所高校、200余家重点企业及社会组织的协作网络,将分散力量拧成一股绳,有效打破了资源壁垒。
依托此机制,产业链人才需求图谱得以精准绘制,并与高校专业数据无缝对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据此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合理调整护理、师范等传统专业,前瞻性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市级职业指导师协会应运而生,职业指导课程实现高校全覆盖,惠及3000多名学子。
“岳阳快聘”线上平台是毕业生们求职路上的另一“法宝”。今年6月,湖南理工学院能电学院应届毕业生屈浩林通过“岳阳快聘”平台,在岳阳人社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仅用三天时间便成功签约长炼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截至7月15日,在岳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攀升至79.31%,较6月初(45.06%)增长了34个百分点,其中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6.94%;留岳率也增长至16.36%,较6月初实现翻番。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选择与活力巴陵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从“服务断档”到“全流程陪跑”,从“起步难、融资贵”到创贷“零门槛”,从“人岗错配”到精准就业——这一系列转变,生动折射出岳阳创业就业服务理念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深刻跃升。它不仅是服务方式的革新,更是岳阳以机制创新攻坚破题、用温度暖心作答的坚实注脚。在这片沃土之上,每一个青年的创业就业梦想,都将拔节生长。
来源:红网
作者:向小雨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