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平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稳居主引擎地位。这清晰表明,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岳阳市近期出台《岳阳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下称《措施》),以系统思维打出一套提振消费“组合拳”。这既是地方响应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积极行动,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向消费主导型转型的主动谋划。《措施》超越零散促销的浅层逻辑,构建了从提升消费能力到优化消费环境的全链条闭环,彰显了以消费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与清晰路径。
筑牢消费根基:增收减负,让民众“能消费”。消费活力的源泉在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与预期稳定,《措施》深谙此理,将“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减负”置于首位。从“返乡有‘礼’·‘技’送千家”到“一乡一主播”巾帼电商创业,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2025年目标超9500人次)、创业赋能中心建设(20个以上),辅以不低于10亿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直接赋能劳动者技能提升与收入增长。同时,加大以工代赈力度、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探索盘活农户闲置资源等举措,精准破解农民增收难题。这些政策如同为消费引擎注入优质燃料,夯实了持续增长之基。
拓展消费疆域:推陈出新,让市场“有新物可购”。消费意愿离不开优质供给牵引,《措施》在推动大宗消费品更新升级上力度空前。“政企双补+全城换新”的岳阳模式,将汽车、家电、家装厨卫、数码3C等以旧换新政策下沉至最基层,显著提升政策触达率。尤为突出的是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强力支持:公务用车更新“原则上全部采购新能源”,并设定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超40%、建成充电桩2.8万个的硬指标。这既是顺应绿色低碳趋势的产业布局,更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消除后顾之忧、释放庞大置换需求的务实之举。支持农业机械、物流设备乃至老旧船舶更新,则体现了政策对生产性消费升级需求的精准覆盖。
焕新消费体验:品质扩容,让生活“有滋有味”。消费升级核心在于从满足基本需求向追求品质与体验跃升,《措施》敏锐把握此趋势,在提质扩容服务消费与培育新型消费上浓墨重彩。塑造“岳阳一桌菜”、力推“岳阳烧烤”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打造“餐饮+”多元场景,将地方美食文化转化为独特消费吸引力。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数字新业态,支持企业运用AI创新营销,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同时,积极拓展体育消费(马拉松、龙舟赛等自主IP赛事)、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家电下乡)、文娱消费(沉浸式体验、热门IP落地)等新增长点,满足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供给,更在重塑岳阳的城市消费名片。
优化消费生态:环境保障,让消费“安心舒心”。良好消费环境是市场繁荣的土壤,《措施》将“改善优化消费环境”作为压轴篇章,着力构建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的支撑体系。从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如岳阳楼片区改造提质、传统商圈便民设施增设)到通信网络、算力等新型基建,为体验升级提供硬件保障。培育“放心商店、放心餐厅”等标杆、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消费纠纷解决效率,则是在软环境上持续发力,营造诚信、透明、便捷的消费氛围。将提振消费纳入各地各部门年度重点,建立协同会商机制,彰显政府构建“大消费”工作格局的系统思维与执行力保障。
岳阳市这套提振消费“组合拳”,绝非孤立政策,而是环环相扣、互为支撑的系统工程。其从源头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以优质新颖供给激活潜在需求,再以完善场景和环境保障体验,最终指向一个核心目标:加速推动社会结构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这种转型意味着经济增长将更依赖内需市场的活力与韧性,更注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实现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这套“组合拳”所激发的澎湃动能,必将推动岳阳经济驶向更为壮阔的内需“蓝海”。
来源:红网
作者:岳平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