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欧阳林 岳阳报道
近日,在岳阳市岳阳楼区“暖心驿站”,外卖骑手杨红在休息之余,利用微波炉热饭。说起“暖心驿站”,他喜笑颜开:“我们的工作基本都在路上,以前没有驿站,只能路边休息,现在好了,驿站既暖心又便利。”
在岳阳,像这样的“暖心驿站”共有450个,切实解决了广大职工群众休息、热饭、充电、如厕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其中10个站点获评全国“最美驿站”。
这是岳阳市总工会积极探索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融模式,延伸服务触角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岳阳市总工会立足职工所需所盼所想,用心用情服务职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职工的良好氛围。
当好职工权益的“守护人”
前不久,在岳阳一公司担任直播销售职位的成女士因经济补偿不到位,向岳阳市劳动争议调解室申请调解。
调解室采取“一对一”方式调解后,双方达成和解意见。因成女士在外地,不能当面签约,调解室便申请网签。成女士感激不尽:“非常感谢工会的同志们,要不是她们,我的补偿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而且网签,也特别方便,省得我来回跑。”
去年,岳阳市总工会与岳阳市人社局联合,先后组建岳阳市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联合调解中心和岳阳市劳动争议调解室,凝聚工会在职工维权和人社部门在劳动争议调解两方面的优势,提供法律援助、争议调解等服务,为劳动争议化解提供帮扶和便利。同时,打通线上线下的两个通道,帮助劳动者维权。
“通过加强部门联动、创新工作形式、完善队伍建设、打造调解阵地、强化人员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工会调解员队伍。”岳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做好调解工作,就是织密守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安全网,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岳阳市各级工会还深入推进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综合运用法治宣传、劳动法律监督、争议调解、法律援助、法律体检、排查预警、信访等方式,积极对接人社、法院、司法等部门,多次开展沟通协调、部门联动,定期召开联席会或研讨会,使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形式不断丰富、制度更加完善。
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娘家人”
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递物流企业等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如何持续加强这一群体的权益维护,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始终是需要细致解答的民生考题。
岳阳市总工会精准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尤其是货车司机与网约车司机这一庞大而重要的“新业态力量”,创造性地实施“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深入推进工会工作改革创新,切实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和关爱服务工作,让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温暖的“娘家”。
五年来,岳阳市总工会推动全市新建基层工会组织2558个,新发展工会会员20余万人,全市“职工之家”遍地开花。
此外,非公企业工会建设三年行动如火如荼,以工业园区和主城区为核心,通过灵活多样的建会方式,推动众多规模企业、行业领头羊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纷纷建立工会组织,为职工权益保障构筑了坚实的后盾。
当好职工群众的“知心人”
今年暑假,临湘市职工子女暑期托育托管示范班开班仪式举行。示范班托育托管服务遵循公益性、服务型、自愿性的原则,相关费用全部由临湘市总工会承担,职工家庭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示范班惠及100个职工家庭、职工子女105人,为临湘市职工子女托育托管服务“打样”,推动服务“再升级”。
职工子女爱心托育托管,是岳阳市总工会关爱职工、服务职工的一个生动实践。
五年来,岳阳市总工会还争取和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帮扶困难职工1700多人次;常态化开展“送温暖”“送清凉”活动,开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并联合人社部门组织召开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洽谈会8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为近18万人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求职成功9.5万人,为劳动者解忧;同时,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帮扶5000多名学子实现大学梦,当好职工群众的“知心人”。
岳阳市总工会还根据行业特点和职工需求,举办多次联谊活动,为青年职工提供个性化的婚恋交友服务,推动青年职工扎根岳阳、建功岳阳。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欧阳林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