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财米油”丨政协常委李文伟: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洞庭湖畔新城起,岳阳楼下气象新。

12月22日,岳阳市正式进入两会时间。盘点2024年,岳阳市预计 (下同)“GDP 迈上 5000 亿元台阶”“项目建设投资、工业投资总量全省第一”……发展硕果累累。展望2025年,两会将为岳阳擘画发展蓝图,来年岳阳如何贯彻落实“1376”总体思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红网岳阳站将推出《两会“财米油”》策划报道,在这里,我们既关注经济发展的宏大叙事,也关心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用鲜活的新闻传达两会资讯,解读两会信息,敬请关注。

微信图片_20241224105636.pn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叶芬 海报设计 蔡迎 岳阳报道

县域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岳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相统一的联动协同推进机制。

为此,岳阳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副秘书长李文伟建议,聚焦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人居品质、强化产业支撑、推进城乡融合等四大重点方向,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优化空间布局方面,以县城为重点,加强工业园区、生活居住区、城乡交通枢纽和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县城功能,彰显县城特色,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镇、专业镇、重点镇、特色镇,发挥县城与各镇之间有机互动作用,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人口集聚相统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推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在提升人居品质方面,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让全体公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比如,重点解决好就业及社会保障有效覆盖、新市民就医和居住、随迁子女就学等群众最关心关切的事项;推动县城改旧拓新,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抓好背街小巷改造,建设完整社区;建设覆盖医疗、医保、教育、养老、社保、就业等城乡一体的普惠民生服务体系。

在强化产业支撑方面,围绕县域“主”“特”产业定位,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引进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链主”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县城空间优势、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改造提升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三农”服务等传统产业,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服务以及现代物流、“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同时,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小农生产相融入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推进农民就地就业创业和转移就业,抓好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引导返乡人员自主创业。

在推进城乡融合方面,将城镇和乡村作为整体规划建设,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促进人才、资本等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强化城乡资源统筹整合,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如创建县级综合医疗枢纽中心,优化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推动普通高中向城区集中、职业高中向园区集中、初中及完小向镇区集中;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等,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村具有更好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叶芬 蔡迎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646856/68/1457055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