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城陵矶新港区,汇聚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劳动者。他们以辛勤的汗水与智慧的劳动,共同铸就了新港区的辉煌成就。为了深度发掘这些平凡英雄的心声,记录他们不懈奋斗的轨迹,红网岳阳站特别推出了“新港区劳动者之歌系列人物报道。”
本系列报道将引领读者深入新港区劳动者的日常,透过他们的工作、生活与心声,展现他们对自己职业的无限热忱与坚持。在这里,每一位劳动者都是主角,他们的故事是新港区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共同致敬的对象。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魏麒安 岳阳报道
随着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李银贵缓缓走出密不透风的车间,深蓝色的工装因汗水而微微泛白,诉说着一夜未眠的辛苦。或许是因为在车间待得太久,或许是真的有些困了,早上8点的阳光照得他有些睁不开眼。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新一天的开始,然而对李银贵来说,这只是无数个漫长夜班的句点。
今年是李银贵在造纸一线的第15年,从青涩到成熟,李银贵的青春年华在巨大的纸机轰鸣声里度过。
李银贵。
李银贵回想起第一次走进岳纸大门的那天,烟囱傲立,如同巨人般俯视着自己,纵横交错的管道则像是密布的血管,交织出一幅生动的工业图景。这一切对于一个初次远离农村的青年来说,是那么地新奇,充满了吸引力。他的眼中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里满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但现实却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唤醒了李银贵。倒班制的工作让他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自己就像巨大纸机的一颗小齿轮,被推着不停地滚动。燥热的环境和嘈杂的噪音更是让他深刻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仿佛是在告诉他,每一步的前行都需要付出汗水与努力。
尽管如此,李银贵没有被现实和梦想的落差击倒。他从干燥岗位起步,历经多个岗位的磨砺,逐渐对造纸的每一个环节了如指掌。
在2016年,李银贵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被任命为工艺师,负责领导一个小班组。虽然这是一个晋升的机会,但随之而来的责任和期望同样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起初,他感到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内心充满了自我怀疑和焦虑。夜深人静时,他甚至想过放弃,回到自己熟悉的舒适区。
然而,李银贵内心深处有一股不屈的力量。他深知,放弃不仅意味着对自己多年工作的否定,也是对班组和公司信任的辜负。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将压力视为成长的机会,主动在网上学习专业知识,认真分析每一次出现断纸、返工情况的原因。
坚持和努力终有回报,李银贵带领的小班组不仅在返工率上成为全车间最低,而且在生产效率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名列前茅。李银贵也在班组长这一角色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成长。
今年2月,李银贵再次被委以重任,成为9、10号机丁班的班长。由于厂子新项目今年要开工,原本丁班的老师傅们大部分被调走。面对年轻班员的经验不足,他采取了多种措施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他倡导的“自主学习”“传、帮、带”和“一岗多能”的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班员的工作效率,更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今年4月份,李银贵所在的文化纸事业部9、10号机丁班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的殊荣。
李银贵并不是岳纸的一个特例,在生产一线待了16年的王乙竹也同样如此,王乙竹是9、10号机打浆部分的技术主管,所谓“七分制浆,三分造纸”,制浆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乙竹的工作并不轻松,她需要保持专注,时刻监控蓄浆池的液位,既不能灌满也不能抽空,还要确保化学品的制备和用量。有时在夜班困意袭来时,王乙竹会让同事顶替,自己去现场巡检,精神精神,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王乙竹有两个可爱的女儿,由于工作太忙,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她们,但王乙竹仍然努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予两个女儿必要的关爱,每当有机会,她都会带着女儿们去书吧阅读,享受一段难得的清闲时光。
王乙竹。
岳纸一线的工作氛围对新入行的“00后”张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李银贵的徒弟,对师父的细致和认真深感敬佩。尽管张帅的工作经验尚浅,但在李银贵的榜样作用下,他迅速适应了工作,并渴望尽快提升自我,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工人。
张帅。
晨光破晓,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依旧准时升起。在岳纸公司,刚结束夜班的工人们与即将开始早班的同事擦肩而过,他们的生活是一场静默的修行,在日复一日的机械轰鸣声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他们的故事,是对平凡人非凡坚持的颂歌,是在看似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绽放的不平凡光辉。他们的坚持与热爱,让每一张纸都拥有了灵魂,成为承载着无数故事和记忆的载体,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魏麒安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