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荒山被开发成为黄精种植基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赵曼 岳阳报道
走进平江县加义镇东南村,绿林围绕下的几个山头格外显眼,黄色土地被翻滚出来,山体被规整地“雕刻”成一道道“生产线”,从山顶延至山底,有的“生产线”上已被绿葱葱的枝叶“占领”,2024年将结出这座黄精生产基地的第一批“果实”。
2022年5月财政部公布的2022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中,岳阳市平江县为13个县(市、区)中之一,眼前这座中药材-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就是该项试点试验改革项目之一。
800余亩的基地,从四处筹集资金的规划设想,到试点“发动机”启动后,快马加鞭的项目落实,曾经的荒山将被打造成一个智慧生产与智能控制中药材示范基地。
“启动”该项目的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是个什么改革,又在试点地平江探索到了什么?在试点时间过半的节点,记者透过“平江探索”,了解这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的“题中要义”。
探索一:“清晰定位”统管全局 “问题为导向”找准目的地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一直以来,我国围绕“农业、农村、农民” 的改革在不同时期,不断深化推进,从起点建立和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阶段,再到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如今,已进入农村深化综合改革新阶段。
2017年,财政部启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以综合集成政策措施,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
“农村综合性改革不是某一项或某个领域的农村改革,而是通过综合集成政策措施,尤其是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各项改革政策,有效释放政策的综合效应,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秘书长申学锋表示。
显然,与其他有特定“赛道”的改革不同,本次改革主打一个“综合”。
如何把握“综合”,记者认为这是对试点地区“掌舵”能力考验,也是试点探索的“必答题”。
平江“掌舵”第一步,清晰定位,统管全局。
作为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的平江,依据自身特色,提出以创建全国革命老区“由贫转强”农村综合性改革典范为核心;形成“三色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数字乡村引领与展示中心,两个改革试点核心示范村(丽江 村、泊头村)多点及多个改革示范点的项目规划。
“我们紧密结合平江实践经验,编制了一个具有较强系统性、综合性、逻辑性和地方特色的《试点实施方案》,推动改革试点工作落地落实。”平江县委书记李勇表示。
“掌舵”第二步,“问题为导向”找准目的地。
本次试点项目建设投资总额5.016亿元,其中富民产业、数字乡村、乡村人才振兴、改善乡村治理分别占比55%、25%、11%、9%,重在兴农产业、重在持续发展的投入结构。
这份投入配比的划定,平江选择由最基层的“问题”确定。
据介绍,本次平江试点方案中申报的21个项目,全部通过前期各村项目调研排查后,以“问题为导向”,“自下而上”筛查得出。
一场为期三年的试点,平江将当地需求最迫切、最能解决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堵点”问题都纳入项目清单,截至目前,试点项目已全部开工,过半项目投产。
“通过本次试点,能很好解决我们之前项目分散、产业不成规模、文旅项目配套不全及无品牌效应等诸多问题。”加义镇党委委员凌晓琴介绍。
项目从基层来,带着试点“办法”回到基层去,解决现实问题。
如何定位试点方向,如何确定试点项目,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申报阶段,平江就带着思考,迈出了探索“第一步”。
探索二:脱贫地区首例 用“共情”与“经验”探索可复制经验
截至2023年5月,该项试点已申报5批,查看试点名单,发达地区是“共性”,平江为首个脱贫地区,其“深意”值得寻味。
发达地区作为试点,其既有基础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拉开焦距,中国农村大范围分布在经济及各项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经济环境类似的试点探索不可或缺。
湖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平江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于 2019 年 3 月 1 日脱贫摘帽,共有脱贫人口14.14万、出列村 136 个。
作为脱贫地区首例试点,平江既有广泛的“适配性”价值,又有探索“由贫转强”经验思考。
“我们将结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渡期特点,进一步加强政策集成和机制创新,集中攻坚农村‘三资’闲置、农村产业低端、农民增收困难等系列‘三农’问题,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增效,为建设中部地区农业强县打下坚实基础。”《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答辩汇报中,李勇表示。
同时,平江各类“试点”经验相当丰富。
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湖南省优质粮油工程升级版重点示范县……目前,正在平江推进探索的国家级、省级试点及示范多达14项,其中与“三农”相关8项。
作为“探路者”,平江利用“共情”环境及丰富的试点“经验”,带来了“由贫转强”的探索思路。
思路还需项目佐证其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率”。
2023年11月底,位于加义镇新江村的张和李平江晒面,投产一年时间,总产值已突破700万元。
这对于一个乡镇企业来说,速度及体量“成绩”都十分亮眼。
张和李平江晒面是本次试点中,“平江乡土特色农产品开发及公共品牌创建项目”孵化的“土特产”品牌。
张和李平江晒面生产基地。
“土特产”如何品牌化,平江探索将已成功的“原本记忆”酱干品牌模式,复制推广至所有本地“土特产”。
平江酱干,历经百年匠心传承,享誉全国,全国50%的城市有平江酱干生产厂家,80%的超市有平江酱干上架。
2017年在加义镇成立的“原本记忆”酱干品牌,却已在酱干历史悠久的平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23年该品牌产值已突破1亿元。
“利用以‘原本记忆’的线下销售渠道及品牌打造经验,提高‘土特产’附加值的同时打造品牌,接下来,平江竹笋、加义发饼等都在我们的筹划范围。”平江县华星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蕴奇表示。
依据试点目标,平江将在三年时间,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机制基本构建完成,形成“乡土记忆”特色引领全产业链发展机制。一大批本土特色农副产品成为富民产业,试点核心“四村”(丽江、泊头、杨林街、芦头)集体经济收入在 2024 年突破 1700 万元。
探索三:“杠杆原理” 探索试点资金效应“最大化”
除去综合性,本次试点的另一个核心是,以中央财政资金“打开”社会资金的“水龙头”。
试点要求,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有效带动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试点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用好1.5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向省市争取政策支持 2000万元以上,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7500万元以上,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2.5亿元以上。” 《平江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中,平江以“杠杆原理”探索中央资金效应“最大化”。
一方资金撬动多元资金投入,“支点”尤为重要。
在加义镇丽江村,崭新的吊桥引人驻足,彩色跑道在大山间穿过,蓝天与清澈的河水互为映照,山区村民屋前屋后的景色保存乡村静逸的同时,又与城市公园无差。
加义镇丽江村环境优美。
“风景”得益于本次试点改善乡村治理板块中的“三乡共建”村内公益建设项目。
乡村变景区,提质改造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景区相关消费配套的市场前景,吸引投资者目光。
跑道一侧,一座颇具现代风格的民宿酒店正紧锣密鼓建设中,作为岳阳市首例村集体土地经营权上市案例,通过签订分红合同,项目试点资金投入800万,酒店老板投入1600余万,预计2023年夏季投入运营,解决当地研学及乡村旅游住宿配套的同时,预计村集体增加分红收入25万元每年。
以“三乡共建”项目为“支点”, “撬动”社会资金,助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一批全国试点铺开,试点地赢得改革政策及资金支持的同时,更承担为改革提供一份可全国复制推广“探索方案”的责任。
从改革试点的“综合属性”把握,到“由贫转强”经验探索,再到试点资金“最大化效应”探索,该项改革试点或许已在平江,找到未来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答案。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赵曼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