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必闻 杨怡晴 实习生 白一婷 岳阳报道
“在家门口领到‘工资’,我们都好高兴的。”1月20日,在位于汨罗市罗江镇滨江村的一个育秧大棚内,一位村民兴奋地说道。
种地但“不靠天吃饭”,而是拿到了真金白银的工资。原来,这些村民农闲时都在种植大户、岳阳千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韩文胜那里帮工。
可别小看这份“零工”,有的村民靠这个一年挣下了5万多的收入。
韩文胜告诉记者,他在罗江镇多个村流转了2600余亩土地,吸纳周边村民务工有近百人。按照不同工种和工作环境,村民们可以拿到140-300元不等的日薪,“总共预计要发放180多万的工资,光今天就要发放50余万元。”
正在清点数目的村民。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清点发放起来并不轻松。那么,为什么要如此大动干戈地发放现金?
“目前,我们用工的人群普遍年龄偏大,发放现金,对他们来说更有成就感。”韩文胜坦言道,对他们而言,通过银行转账显然是一种更快捷、更安全的方式。
“去年我在这个育秧大棚工作,一年挣了2万多,今年(农历2023年)挣了3万多!”60多岁的韩定亮高兴地说道。令人惊讶的是,除了这份工作,他自己还流转了100多亩土地进行稻油轮作,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勤快人。
村民展示自己的“工资”。
天气寒冷,但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从家中赶过来。村民廖六明今天正在汨罗县城吃酒席,听闻要发工资赶紧回村里来了。“没事的时候在村里干点活儿,还能减轻子女的负担,蛮好。”攥着1万元工资的廖六明说道。
正当村民们热火朝天地排队领工资的同时,一种“火辣”的蔬菜正在茁壮生长——处于冬闲状态、面积约为15亩的育秧大棚内,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辣椒,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样子。
2022年,为了提高秧苗品质、培育壮秧,与农业打了30多年交道韩文胜建起了这个育秧大棚。但是每年的育秧时间只有短短的40多天,其余时间如何将大棚充分的利用起来?韩文胜将目光投向了湖南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一种食材——辣椒。
在种满辣椒的育秧大棚内,喜笑颜开的韩定亮。
在汨罗市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韩文胜成立了汨罗优质红椒产业协会,在全市各镇推广种植红椒。与此同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还开展了“育秧大棚综合利用辣椒培优试验品种展示”试验。如今,在他的育秧大棚内,种植了彩椒、线椒等16个品种,大大提升了大棚的利用效率。
农民们在家门口领工资——如今,这样的故事,正在广大农村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以说,一批新农人正用“新农事”打开农业生产的新方式。
来源:红网
作者:张必闻 杨怡晴 白一婷
编辑:廖轩仪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