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欧阳林 通讯员 吴振斌 胡欣鑫 岳阳报道
党建引航程,发展攀高峰。
近年来,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岳阳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以打造“五彩资规 智绘巴陵”党建品牌为抓手,以工作实绩展示党建工作成效,全力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充分发挥机关党建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不断为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红色引领,彰显担当之魂
今年7月,面对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激发各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打赢了这场地质灾害防御战的胜利,确保了全市无一人因地质灾害事件而伤亡。
岳阳市资规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淞率队奔赴平江县解救受洪水围困群众。
基层党务干部作为党的工作的实践者、推动者和落实者,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效。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倾力打造“红色资规”,自觉用品牌的建设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党建工作效能,突显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发挥党建工作统揽全局的中心作用。
这7月这场历史罕见的强降雨中,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发布防汛救灾倡议书,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在非常之时,担非常之责,尽非常之力,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一时间组建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突击队,由局领导班子分别带队奔赴一线巡查协助转移群众,成功处置了5起重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及时转移131户406人。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突击队驰援各地,协助各地乡镇村组干部疏散、转移群众3600余人,解救受威胁群众20余人。
除已组建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突击队外,局二级机构相继成立“青年党员突击队”,闻“汛”而动,向“汛”而行,在地质灾害防御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以超常规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充分诠释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以实际行动确保党旗在防汛和地灾防治一线高高飘扬。
为缓解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活,重建家园,在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局工会在各支部发起灾后重建募捐活动,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向灾区群众捐款,帮助灾区群众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用行动彰显社会责任,用爱心传递博爱情怀。
从紧急疏散到险情处置,从深夜的巡查到白日的坚守,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的党员本色,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红色”成为最耀眼的担当之色。
绿色转型,践行生态之责
树木成荫,这是生态文明赋予城市的诗意;碧水环绕,这是生态文明带给自然的宁静。走进岳阳市城市乡间,随处可见以“绿色”为底色的生态。
岳阳县公田镇熊山村长石矿山修复俯瞰图。
近年来,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谨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全面推进“绿色资规”,实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使命定位。
按照省自然资源厅部署要求,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局完成了各自辖区内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回头看”整改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局对所涉及问题图斑的生态修复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积极整改,整改后,通过清理、清淤、覆土平整、补栽、重栽、施肥等,植被成活率得以提高,植被监测管护更加及时有效,项目修复成效明显,进一步确保了修复项目的整体实施质量和效果。
目前,岳阳市2022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9个问题图斑已全部完成整改,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46个问题图斑中,已有37个图斑按质完成了整改。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了岳阳市2024年度绿色矿山“回头看”及拟建情况调查指导工作,对全市在生产的14家矿山绿色矿山保持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5家未投产矿山进行绿色矿山建设,督促发现问题,并全部移交整改。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将持续推进整改工作,不断完善矿山生态修复“回头看”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切实保障项目生态修复效果,同时加强对未完成整改图斑的督查督导,确保按时高质完成整改。
从废弃矿山的重生到绿色矿山的守护,从碧水蓝天的保卫到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绿色资规”为笔,精心勾勒出一幅幅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图景,让岳阳的山更青、水更绿、生态更宜居。
橙色服务,温暖民心之本
近日,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广州、深圳两地不动产登记部门,签订不动产跨省(城)通办合作框架协议。
签订协议后,岳阳与广州、深圳将以包容共享、协调开放、优势互补为原则,在队伍建设、人员交流、资源平台、改革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事项跨省(城)通办,充分运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推进建立以“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一体化服务机制,基本实现高频不动产登记事项跨城通办。
岳阳与广州、深圳等地签订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签约仪式。
与广州、深圳两地不动产登记部门成功签订不动产跨省(城)通办合作框架协议后,岳阳市不动产登记业务可跨省(城)通办的城市增至7个,范围由长江流域扩大至珠江流域。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介绍,岳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不断完善运行模式,持续提升跨省(城)通办服务效能,改进网上办事服务体验,优化跨省(城)通办线下服务,提升协同效率,联合更多城市开展跨省(城)通办等各项合作,不断扩大岳阳市跨省(城)通办“朋友圈”,真正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快捷、更为便利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这抹温暖的橙色,不仅照亮了群众的心房,更彰显了政府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温度与关怀。
金色动能,助力发展之翼
岳阳市土地招商云系统。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1376”总体思路,树牢抓“三资”运作改革就是抓高质量发展、抓财政增收、抓优势挖潜的理念,紧紧围绕“三资”改革管理、收入、经营目标,聚焦改革重点,盘存量、抓增量、求变量。
在盘活闲置资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强产业链延伸、生态价值实现、碳汇交易、卫星遥感、存量房办证、推动各类试点等工作上做文章,着力建设“金色资规”,助推岳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探索碳汇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探索碳汇资源开发利用,将碳汇开发工作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相结合,建立健全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结合近年来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市开展生态资源调查。
积极对接市财政部门、岳阳财金集团,开展在森林、农田、湿地方面的碳汇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深入摸排,目前,已初步掌握全市森林、农田、湿地三类资源可参与碳汇开发底数,对整体蕴含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评估。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针对当前电动汽车市场飞速发展而岳阳市城区充电停车场用地供应不足的现实矛盾,迅速行动,从存量储备土地库中挖掘中心城区棚改项目的“边角余料”土地进行盘活利用,共找到18宗、用地规模共约42.8亩适合用于充电停车场建设的土地,既可满足市场对土地要素的需求,又将有效盘活沉睡资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黄色资源,强化保障之基
为促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不断提供要素支撑保障,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结构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黄色为基,以新思路和新举措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要素保障之“进”,助力发展大局之“稳”。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针对中央推动落实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改革的方向,对耕地“大占补”即将出台的政策深入研究,为耕地保护工作“找新路”、为在库耕地指标“找出路”。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保线赴县市区指导耕地恢复工作。
根据国、省关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奖惩有关文件,对全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任务及补偿金收取缴纳进行了初步测算,对省级方案意见稿提出了市级或市辖区统筹、降低县(市、区)缴纳标准的修改意见。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次建议请示省级统筹岳阳市的在库耕地指标,请求优先使用耕地指标较多的县(市、区)的指标,以减轻耕地占补平衡改革后新增耕地来源扩大的压力。
按照全省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过渡期补充耕地项目建设工作安排,督促县(市、区)加快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入库。截至目前,已通过审核69个项目,已入库耕地数量93.75公顷,水田规模80.10公顷,粮食产能209.43万公斤。
今年,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梳理各县(市、区)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聚焦补齐5个县(市、区)耕地保护“缺口”和有序恢复耕地,为耕地回归找“来路”。综合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缺口补足、近三年耕地平均流出、底线目标考核情况,统筹开展全市域范围年度耕地测算,提示县(市、区)年度有序恢复耕地不低于2023年度数量,并出台《关于防范耕地保护工作中“简单化”“一刀切”问题的实施方案》,坚决防范负面舆情发生。
各县(市、区)结合各自资源禀赋,陆续出台恢复耕地年度方案,并落实恢复耕地专项资金,2024年1至6月实现耕地日常变更流入1651.24亩。
岁月如歌催人进,未来似锦待君行。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上来,推动全局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七个岳阳”贡献力量,以自然资源之力绘就巴陵新篇章。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欧阳林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