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乘风起 向未来 开放湘阴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

红网时刻岳阳12月9日讯(通讯员 彭柳 蒋纪)跨越“江湖”,奔赴“江海”!12月8日,湖南湘江新区临港产业开发区与岳阳虞公港入沪招商引智,从“一带一部”的内陆腹地湖南,来到“一带一路”的开放前沿上海,以湘江新区之名,借临港开发之机,开启深度对接长三角的全新征程。

行业大咖、业界翘楚、湘阴籍寓外乡友齐聚上海陆家嘴,在沪言商,在商言“乡”,新区新港,共创共赢。

从洞庭湖畔直抵黄浦江边“淘金”“抢人”,湘阴,有何底气?

“底气来自历史渊源的延续传承,来自湘江新区的宽广平台,来自深水良港的战略资源!”湘阴县委书记李镇江信心满满。

当天,10个项目现场签约,涉及综合能源开发利用、港航物流和产业、科技创新校地合作等领域。

开放湘阴“亮相”上海,湖南开放新门户呼之欲出。

绿色为底 培育能源产业新动能

湘阴,靠岳邻长,滨江拥湖。以其为中心,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格局清晰可见,“五纵三横三轨一港”立体融长交通体系无缝融入省会半小时经济圈,水公铁多式联运在这里实现货畅其流。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湘阴是长株潭城市群沿江北上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第一站”,也是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新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株潭都市区国土空间发展规划》范围。

从地方政策层面看:《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布局建设的四个重大片区之一——临港(长岳)产业片区落户湘阴虞公港区域,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和岳阳通江达海新增长极于湘阴境内紧密连接。岳阳重点支持湘阴南向对接省会长沙,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放眼湖南,同时被长江经济带、长株潭都市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家级湘江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等重大国、省战略“BUFF”加持,湘阴成为湖南融入“一带一路”的大通道、湘江新区北拓扩容的主阵地、引领长岳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2021年3月,湘阴获批设立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以新能源为发展方向的省级特色园区。

“对新引进的新能源产业项目,自投产第二年开始,根据实缴税收和亩均效益,连续三年分年度给予经济贡献考核奖励,奖励标准相当于企业经济贡献的70%以上,重点优质企业项目可‘一事一议’。”湘阴县委副书记、县长刘世奇介绍。湘阴县坚持“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全面实行重点产业项目“1+1+1”联手帮扶工作机制和“揭榜挂帅”行动,由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县直部门结对帮扶一个项目,构建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做到墙内事帮办、墙外事包办,助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梧高凤必至,花开蝶自来!湘阴县招大引强延链、龙头企业培育强链、补齐基础要素短板补链,力合厚浦、鑫政新能源、恒创睿能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加速建成。湘阴县还围绕电池材料、储能和装备三大板块,着力推动新能源产业上下游配套。目前,湘阴县新能源产业链上企业共计18家,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7家,获评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2022年获评全省“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先进园区。

“我们选择在湘阴片区建设二期项目,不仅仅是因为省级新能源产业园这块牌子,通过第一个项目建设,我们深深体会到湘阴片区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非常好,值得我们再次签约合作。”湖南鑫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志军说。

开放为要 构建物流枢纽“黄金坐标”

地处“江湖”间,雄心向“四海”。

2023年,虞公港工程列入“全省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当前,一期工程项目现场港区内,码头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着,现场塔机林立,施工车辆来回穿梭……湖南省虞公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惠宏告诉记者,项目预计在春节前完成码头主体结构施工,到2024年6月底,港口一期建设将全面完成,建成后将正式发挥货物集散功能。

湘阴虞公港地处湖南“一湖四水”交汇的黄金节点,向北距岳阳城陵矶港87公里,公路距长沙货运北站、西站仅50多公里,可将长江水运向湖南经济腹地延伸近100公里,推动长株潭都市圈直接通江达海。可开发利用岸线4600米以上,航道维护水深4.5米以上,具有长江城陵矶港同等功能,常年通航能力5000吨级、丰水期可达1万吨级以上。

立足湖南、畅联全国,湘阴“五纵三横三轨一港”立体交通高效融入长沙,有效贯通湖南“一湖四水”内河航道,无缝衔接京港澳高速东西线、平益高速、芙蓉北路等交通干道,直接联通京广铁路,融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半小时经济圈”,“水陆空铁”多式联运网络辐射长三角出海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将开放发展的“跳板”递送到长株潭脚下,可拉动湖南水运量年增加1亿吨以上,为湖南企业节省物流成本25%以上,必将有效提升湖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竞争力,成为长株潭吸引现代产业的最优港区。

534534534535343.jpg

湘阴,靠岳邻长,滨江拥湖。

湘阴坚持“以港带产、港产融合”,湘江新区临港产业开发区布局金龙和虞公港两大组团,形成“一南一北、一港双园”格局,重点发展港航物流商贸、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先进材料、临港保税服务、医疗康养装备、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力争到2030年,港口年吞吐量3500万吨以上,园区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成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长株潭出海口、湘江第一港城”。

“我们将充分发挥港产城一体化战略,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畅通集疏运体系,打造现代物流业组织中心和高端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中心,形成高质量的产业发展高地。”湖南省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尹显东表示。

科技为媒 助推校地协同创新

湖南湘江新区临港产业开发区与岳阳虞公港招商引智推介会上,湘阴县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校地合作项目、湘阴县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联合组建申请新型研发机构项目、同济大学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湘阴中心项目、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可孚医疗合作项目等一批科技创新校地合作项目正式落地,科技成果不断“加仓”湘阴。

3453453453432.jpg

湖南湘江新区临港产业开发区与岳阳虞公港招商引智推介会。

湘阴坚持创新引领,聚焦聚力“人才、平台、技术、产业”四大要素,积极构建“1+1+N”科创模式,即“一个主导产业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与N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做支撑”。截至目前,湘阴县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1家,获评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0%以上。

湘阴县31.8%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远大可建敢于“无中生有”,累计投入80多亿元成功研发全球首创不锈钢芯板技术,远大“活楼”引发建筑材料革命;金为新材突破“瓶颈制约”,深耕湘阴15年,在精密钢复杂成型和光伏组件领域打开局面,填补国内行业空白30多项,获准发明专利186项,获评岳阳市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湘阴建船造桨,御风而行。

湘阴还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构建起“党委政府统筹、组织部门牵头、部门单位参与”的人才工作机制。近三年兑现奖励资金3200万元,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15名,聘请杨孟飞院士等46名专家组建6个顾问团队,天鹅山大科城内第一所本科院校开学招生,先后与省内外22所高校院所结成合作联盟,100多位知名院士专家组建“双创智库”,湖南县域第一个省级离岸科创港——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湘阴)中心运营。县内现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1个、博士(院士)工作站3个、“双创”孵化场所10万平方米,实现“成果在院校孵化,产业在湘阴落地”。

345345435335431.jpg

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链链相扣,“学研产城”在湘阴深度融合。近年来,湘阴县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科技创新工作连续4年获评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奖励。

“真诚期盼大家相信湘阴、创业湘阴,我们绝不错失任何一个机遇、绝不耽误任何一个项目、绝不辜负任何一家企业,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环境、最高的礼遇,让各位朋友乐在湘江新区、赢在湘阴片区!”在湖南湘江新区临港产业开发区与岳阳虞公港招商引智推介会上,李镇江盛情相邀。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沙北!湘阴,正凭借无限的发展、无穷的潜力,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热土。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作者:彭柳 蒋纪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646756/91/1333900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