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扛起锄头种田 放下锄头写诗 诗词之光点亮大美坦渡

红网时刻岳阳4月9日讯(通讯员 刘思颖)“大雨倾盆下,河田冒绿芽......老师老师,先看我的作业!”4月7日傍晚时分,临湘市坦渡镇大和村的孩子们,雨一停下来,就赶到了家门口的诗社,争先恐后地请老师看自己的作业。诗社的舒辉绪老师仔细看了学生的作业,并一一作出了点评。这种场景,在该村的田间地头、农家屋场、街边门前随处可见。

近年来,为加快乡村文化发展,坦渡镇大和村投入200多万打造了“一线二点三结合”的文化格局,不仅激活了文化基因,还营造了书香墨气的学习氛围。围绕该村主公路沿线打造诗词文化长廊、文化门楼、文明景观等,为该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舒辉绪、舒天雄二位诗人的家中,打造了两个诗词文化屋场,在屋场中开设诗词“课堂”,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打造一场古今对话的“穿越之旅”,引来许多村民“打卡”学习。通过“1+3”文化建设,将“党建、清廉文化、新农村建设”巧妙地融入到诗词文化建设当中,彼此碰撞融合出一番别样的文化风景。此外,该村还用“故事新编”“古话新说”等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给传统文化换上“新衣”,将意蕴深永的诗词化作村民的生活情趣、处事智慧。再结合沿途诗词标语的点缀、文化长廊的穿梭,沁润着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新时代的文明画卷。

“天井淳凤传赤子,石桥流韵晓朱亨。民裕朱亨诗咏雅,风清碧野稻花香。”舒辉绪的这首《题大和村诗联建设》将美好乡村的文化建设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是大和村石桥诗联分会会长,组织汇编了《石桥流韵》,在他的带领之下,该村的诗词文化蓬勃发展,诗词学习蔚然成风,涌现了一批批杰出诗人。任雄飞是大和村的女诗人代表,曾经喜欢打牌玩乐的她,一改往日的作风习惯,现在的她已经是诗社的骨干力量、常驻成员。“大家现在都不打牌咯,村里都在比赛谁的诗学得更多、谁的词创作得更优了!”任雄飞笑着说道。“农忙时扛起锄头下田,农闲时提笔吟诗作对”已是大和村村民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大和村,已经是中国诗词之乡,湖南省书画之乡,还获得了湖南诗联第一村的美誉。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诗社中,去感受诗词之美、文化之美。大和村石桥诗联自2008年创建以来,已经出版《石桥流韵》十五期,诗联会员们先后创作诗词联约4万余首副,出版个人诗集20本,入会会员人数从开始5人发展到现在近64人。

“诗歌的生命生生不息。我们每年都会开展诗词比赛,拉开一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文化竞技,赋予诗词新的活力。我们也会继续加强文化建设,让‘大和诗词’走得更远。”大和村党总支部书记余松林说道。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刘思颖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646748/91/1254490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