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阳经开区:“四量”齐升产业兴

微信图片_20221104101203.jpg

红网时刻记者 陈砂 岳阳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产业兴则百业兴。近年来,岳阳经开区坚定发展信心,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做强做特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个个“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含湘量”高的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投产,支撑起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微信图片_20221104101215.jpg

精准招商 含“金”量高了

9月27日,岳阳经开区举行2022年第二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暨重大产业项目开工仪式,15个产业项目落户经开区,总投资232亿元。

对此次集中签约项目,该区工委书记文春方提到六大鲜明特征:产业赛道新、科技含量高、投资回流多、总部经济热、亩均效益好、项目推进快。

此次集中签约的15个项目,预计项目年产值达到600万/亩,亩均税收达到40万/亩。“这充分体现了大项目支撑大发展。”文春方介绍,经开区近年来尤其重视含金量高的大项目招引,项目规模呈现出逐年向好态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在实体,项目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招商引资是前提,精准招商是关键。

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精准招商质效,岳阳经开区出台《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稳住经济大盘16条举措》,借力政策洼地效应,全力加强招商引资。同时,完善制订《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入区管理办法》,升级招商网络平台,组建招商引资专家库,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评审洽谈机制,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服务水平。

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地,岳阳经开区强化“一盘棋”抓招商,依托现有企业、产业和资源优势,推进小分队招商、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以商招商,开展“登门招商”,让经济合作的朋友圈越交越广。

面对招引什么项目的现实问题,经开区摒弃“挖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思想,围绕自身特色精准招商,选商选资靶向补链、延链、强链。

为此,岳阳经开区采取招大引强选优,紧紧围绕磁力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科学绘制产业链招商地图,聚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今年来,成功引进了锂电新材智能化装备及负极前驱体生产基地、锂/钠离子储能电池生产制造、零碳智慧能源三个投资在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和电动自行车、高铂尔智能出行、武汉大学机器人、深圳锐健、伟东机械等一批含金量高的重点产业项目。此外,还储备了彩虹无人机项目、石头科技项目、中集集团项目等一批优质立区项目。

一个个体量大、分量足、质量高的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经开区招商引资在一路高歌猛进中结出了累累硕果。今年来,全区已完成项目签约49个,合同投资额298.5亿元。

招商引资“加速跑”的背后,是经开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种种举措:临空经济区首开区启动建设,成为承载大项目、培育大产业的重要载体;开展政务服务提优、项目审批提速、经营成本减负、市场环境提质、权益保护提标“五大攻坚行动”;“拿地即开工”、企业注销试点、涉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在2021年度园区营商环境单项评选中,岳阳经开区的营商环境在全省140多家园区中脱颖而出,位列第三。

微信图片_20221104101219.jpg

科技助力 含“新”量增了

日前,走进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装配车间,机械轰鸣不断,工人们正在组装一批电磁搅拌成套设备。这套设备是科美达在冶炼领域的拳头产品,由于其中的组件连铸机主体为国外进口,往年公司须从国外采购相配套型号的电磁搅拌系统。

“目前,我们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打破了该项产品的国外技术垄断。”该公司党委书记刘翔介绍,科美达电气成立于1998年,是岳阳电磁产业领军企业之一,迄今为止获得106项专利,产品远销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缓慢,但科美达仍然保持发展势头不减,去年销售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19.85%。

疫情之下,科美达逆势增长,底气何来?

岳阳电磁及磁力装备产业历史悠久,素有“电磁铁之都”的美称,而电磁产业也是岳阳经开区较为成熟、发展水平较高的支柱产业,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然而,随着“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行业供需矛盾日益增加,电磁产业也面临着发展瓶颈。

“创新是进一步做大产业链的关键。”该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以“科创+”为导向,通过培育和孵化一批应用和转化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完善“政产学研用”跨界协同、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加速推进电磁产业链技术改造和扩能倍增项目建设。譬如,经开区部分骨干企业已经率先走出了一条“电磁铁+”新路子,如科美达的“电磁铁+轨道交通”、鸿升电磁的“电磁铁+化工”等,实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科创效应不断凸显。

电磁产业“老树发新芽”是岳阳经开区坚定走好创新之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岳阳经开区通过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加强协同创新发展、实施科技惠企政策等措施,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含新量明显提升。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方面。该区积极推进科创孵化载体建设,打造海凌科技园、火炬创业中心等一批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平台,吸引了不少创客落户。通过组建产学研联盟,建成院士工作站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3个,省级研发中心25个,市级研发中心28个,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

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方面。该区拥有市场主体26292家,规模以上企业408家,高新技术企业10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总量、增量和体量均位居岳阳市前列。

科技项目和资金支持方面。近年来,该区累计申报科技计划项目143个,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5个、省科技计划项目56个、市科技计划项目82个,共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补助资金3942万元,创新扶持资金稳步增加。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近三年来,经开区科技创新主要指标迅速增长,到2021年全年高新产业总产值616.1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535.56亿元;全年高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577.3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主营业务收入491.72亿元,近三年增速均接近20%,产业含新量不断提升。

微信图片_20221104111106.jpg

转型升级 含“绿”量升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岳阳经开区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我们将绿色低碳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引擎。”岳阳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谢春生说。以生产线改造为突破口,鼓励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科技、新装备,从源头降低能源消耗,削减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10月,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订单量大幅上升,出货计划已安排到了年底。

是什么让巴陵节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私营作坊式企业蜕变为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的标杆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李玮给出了一个关键词——绿色转型升级。

在2012年以前,巴陵节能主要从事节能炉窑生产,为用户量身定做节能炉窑。节能炉窑的产品属于非标产品,企业的扩张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如何突破局限发展壮大,成为企业的重大课题。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一场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巴陵节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重心转向了炉窑节能领域,研发和生产节能产品,帮助工业炉窑用户降低能耗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这一转型,顺应了市场需求,为客户减少了技改投入。同时,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预计今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

在推动技术革新的同时,经开区打造产业新引擎,以发展岳阳大道总部经济为主体,启动长炼机电总部、凯迪科技总部、数博环球总部、昌德环科总部等一批总部经济建设,形成特色彰显和产业形态突出的绿色发展产业走廊。

不仅如此,经开区还进一步强化产业准入,加大绿色低碳项目的直接引入,促进企业、园区、行业之间的链接共生、原料互供和资源共享,持续领跑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赛道。其中,引进投资60亿元的湖南中科电气锂电新材智能化装备及负极前驱体生产基地项目,致力于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负极材料以及电磁冶金整体解决方案,依靠科技创新节能降耗;湖南立方锂/钠离子储能电池生产制造项目,进一步引领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开辟了新能源领域的新方向,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零碳智慧园区项目将一体推进发电储能、多能联供建设,实现园区绿色低碳转型。

今年来,该区还大力开展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大力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持续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

如今,走进经开区工业园区,洁净的生产车间、绿树环绕的厂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在蓝天白云下构成了一幅城市美丽生态画卷。

微信图片_20221104101227.jpg

引凤还巢 含“湘”量足了

日前,在湖南乾龙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工程建设如火如荼,项目竣工后年产值可达9亿元,亩均税收有望突破100万元。

在岳阳爱达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对平衡车进行生产组装,一批批成品将源源不断发往世界各地。公司今年预计实现外贸销售6000万美元,是当地的明星企业。

而在深圳锐键电动船项目厂区,数十台大型自动化生产设备井然有序地运作着。项目全线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税收近30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200多人。

此外,还有湖南立方、渔米之湘……这些项目的投资方均是在外创业、成长的岳阳籍乡友。

据统计,近年来岳阳经开区签约各类项目174个,投资总额1917.67亿元。其中,通过湘商直接投资和引荐投资的项目有26个。走南闯北到处投资,打拼多年的湘商如今纷纷归来。除了对故乡的眷恋与不舍,是什么驱使他们返乡投资?其背后的直接原因,正是岳阳经开区的开放与热忱。

时针拨回至今年春节期间,岳阳经开区寓外乡友新春见面会召开,现场一片火热。会议聚焦招商引资、建言献策等问题,充分听取寓外乡友的真知灼见、巧妙借用他们的人脉资源。利用各地湘商回乡探亲、祭祖之机,以恳谈会、座谈会的形式开展招商引资,这只是经开区敞开怀抱迎湘商、迎老乡,凝聚合力催生“归巢效应”举措之一。

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经开区就启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紧紧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利用商会资源开展合作,开展驻点招商推动产业转移,重点招引产业链头部企业、价值链高端企业、供应链枢纽企业。同时,利用各种时机精准对接,建立湘商客商资源库,用好各类节会招商活动,进一步拓展吸引湘商回湘投资渠道。

工业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也是承接湘商“归巢”的重要平台。

为此,经开区启动专业园区运营打造承接载体,按照“集群入驻、量身定制、个性服务、生态培育、平台支持”原则,进一步优化湘商回归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全区现有建成、在建和拟建专业化园区20个,其中联东国际企业港、岳阳科创园已正式开园,预计可容纳近百家湘商企业返乡创业。

通过优化湘商回归服务,岳阳经开区“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成果丰硕,今年全区新注册湘商回归企业6家,实际到位资金70.7亿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陈砂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2022/11/04/1201052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