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陈砂 通讯员 梁梦霞 岳阳报道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穿行在岳阳经开区这块奋进的土地上,产业发展气象万千,现代企业百花齐放,科技创新异彩纷呈,处处涌动着实干快上的热潮。
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家,高新企业总数突破百家;到2021年全年总产值616.17亿元,高新总产值535.56亿元;全年主营业务收入577.3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主营业务收入491.72亿元,近三年增速均接近20%。
一组组数据表明,科技创新已成为岳阳经开区一张响亮的名片,成为撬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岳阳经开区把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抓手,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平台引擎 动力澎湃
灌装、封口、喷码、贴标……在湖南德爱威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美缝剂生产车间,一瓶瓶橘黄色的美缝剂跟随生产线快速移动,自动打包后被送进仓库静候发货。
“这是我们研发平台新开发的第三代填缝产品——双组分环氧型美缝剂,与传统的填缝剂产品相比,这种美缝剂颜色多达145种,具备固化快、硬度高、填缝饱满、持久耐用等特性。”该公司美缝剂技术负责人丁雷告诉记者,作为公司主打产品之一,美缝剂2021年产值达到2.4亿元,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应。
同样忙于生产的,还有位于岳阳经开区巴陵东路的湖南康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致力于生物制药和医疗影像类产品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部地区免疫诊断试剂生产研发龙头企业,并于今年6月,获批成立湖南省免疫诊断试剂技术研究中心。
该公司总经理李宏实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我们研究中心共计取得7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还有1件软件著作权。在研发团队上,我们从国内外聘请了6位博士来牵头组建团队,公司每年研发投入约占营业收入的5%左右。依靠研发平台的专业技术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在重大传染病方面深入研究、持续发力。”
科技创新是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而研发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要加速创新资源汇聚,形成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创新发展新格局,需要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
深谙此道的岳阳经开区,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科创平台的搭建,积极推进科创孵化载体建设,先后出台《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创新引领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十条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提升企业创建积极性主动性。同时,组织科技专班深入园区宣讲平台类扶持政策,多次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技服务进园区”“知识产权日”等活动,并重点组织企业开展高企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省、市科技创新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统计等培训,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不仅如此,岳阳经开区还鼓励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企业孵化器投资建设新型孵化载体,打造海凌科技园、健康医药产业园、火炬创业中心等一批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平台,吸引了不少创客聚集岳阳经开区。
这里已然成长为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近年来,岳阳经开区累计实现专利申请量1376件、授权量95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79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截至目前,全区科创平台总量突破60个,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05家,排名全市第一。
产学研用 聚智聚力
日前,走进湖南锐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一排排的大型自动化生产设备井然有序地运作着。在这里,湖南锐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续写着新时代院企合作新篇章。
“今年6月,通过经开区牵线搭桥,我们公司和湖南理工学院就一揽子院企合作计划正式签约,锐健作为湖南理工学院的产学研教实验基地,目前已有7位机械学院的研究生到岗实习。”该公司总经理任岳红说,此次合作旨在实现院企资源互动共享,助力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走创新发展之路,离不开产学研合作,而产学研合作要进一步往高处走,就必须积极吸纳高校院所的创新力量和资源。
近年来,岳阳经开区加强引导企业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道路,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有利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运行机制。其中,通过组建产学研联盟,积极推进院企联姻,引导区内企业与20余家省内外大学、7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全区已建成院士工作站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3个,省级研发中心25个,市级研发中心28个,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与基石,是创新中最具能动性的战略要素。
为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岳阳经开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工作机制,制定了《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人才强区战略20条措施》,从实施人才集聚优惠政策、搭建人才培育要素平台、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措施3 大方面出台了20 条硬措施,区财政年度预算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以落实人才强区经费保障。
在政策支持下,科技人才快速汇聚。近年来,经开区共组建省市级人才团队18个,如科伦研究院,引进14名博士、40名硕士,组建了与国际制药工业先进水平接轨的优秀研发团队,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独有偶,今年7月,第五届岳阳市市长质量奖申报组织和个人名单出炉,共有11家组织和7名个人获奖,位于岳阳经开区的湖南科美达电气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湖南科美达电气有限公司是岳阳电磁及磁力装备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电磁产业研发与设计中心,迄今为止获得106项专利。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是对科美达始终致力于培养科技型人才体系建设的最好诠释。
科技金融 助企纾困
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还需要有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
“今年上半年在我们缺少研发资金的时候,是岳阳经开区科技局的工作人员,协助企业成功申请科技贷款,并积极与银行对接,成功获批80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湖南千盟工业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毛晓华感激地说。
湖南千盟是岳阳经开区内一家以人工智能和工业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为工业原料粗加工行业如钢铁煤化工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高新认定和软件认定企业。目前,该公司已授权18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51项软件著作权。
企业科研成果丰硕,伴随而来的科研资金紧张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科技贷风险小、放贷速度快,流程也简便,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让我们在后期项目推进、生产线拓展的底气更足了。”毛晓华说。
记者从岳阳经开区科技局获悉,自推出科技贷以来,累计帮助11家科创企业融资3630万元,有力助推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平稳向好发展。
近年来,岳阳经开区下好助企纾困“先手棋”,着眼“科技+金融”,及时梳理汇总辖区内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主动对接担保公司和协议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打开融资绿色通道,降低科技贷款利率,进一步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发展科技保险,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同时成立高新技术企业物流基金,总规模达2亿元,已认购5000万元,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初步形成。
此外,岳阳经开区通过建立财政性科学技术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设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企业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每年安排近30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同时,设立人才专项财政预算,累计兑现高企、区青年英才、创新团队、优秀经营管理者等奖补资金1683万元,持续强化人才培育支持。
财政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数据显示,目前该区共申报科技计划项目143个,共计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补助资金3942万元,创新扶持资金稳步增加,有效带动了创新主体创新投入。
一系列政策红利激活企业创新创业一池春水。预计1-9月,经开区已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85.2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09.94亿元;研发人员达2598人,占比1.16%;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6.28亿元,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科技创新没有“休止符”,只有“战鼓擂”。在科技创新驱动的征程上,岳阳经开区正踏歌而来、阔步前行。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陈砂 梁梦霞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