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岳阳市中医药大会召开。
市委书记曹普华出席并讲话。
红网时刻岳阳7月21日讯(记者 罗玲)7月21日下午,岳阳市中医药大会召开,市委书记曹普华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凝神聚力,守正创新,强化合力,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为守护人民身体健康、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挚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曾清对岳阳市中医药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领导黎作凤、谢胜、黄伟雄等出席。
近年来,岳阳市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传承创新,全市发展公立中医院 9 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 350 家,建成25 家中药材种植基地、173 家种植合作社,2021年产值突破 8.52 亿元,拥有7 个全国和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8 个市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现有湖南省名中医 4 人。岳阳市中医医院推拿科为华中地区国家区域推拿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张氏正骨跻身全国十三大中医骨伤学术流派之一。
曹普华对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斗在卫生健康和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近年来,岳阳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工作体系持续优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药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优势正在形成,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医药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必须强化问题导向,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
曹普华强调,要凝神聚力,打通思想认识“任督二脉”。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发展中医药是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要从政治高度和发展大局出发,突破思想禁锢,增进思想共识,加快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守正创新,调和事业发展“五脏六腑”。固本培元壮体系,对照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强省”战略要求,对标湖南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要点,坚持抓配套设施建设、抓特色专科建设、抓应急能力建设,做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基础;疏经通络育人才,注重人才培养,抓好人才引进,优化评价激励,开展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强筋壮骨兴产业,中医药具有贯通一二三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的特征,要建好药材基地,壮大本土企业,打响知名品牌,着力培育2-3个年产值过亿元中药单品种;益气活血谋创新,以传承推动创新、以平台支撑创新、以改革促进创新,大力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支持建设市级中医药科研平台,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创新的激励政策;激浊扬清强文化,坚守阵地,建好基地,打造高地,挖掘、整理和研究岳阳中医药学术流派、历史名人和文化标志等文化内涵,拓展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和经贸合作渠道,筑牢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要强化合力,推进统筹协调“内外同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上下同心,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信赖中医药、使用中医药;要保障用心,多方面争取支持,多层次集成政策,多渠道扩大投入,形成大抓中医药、做大中医药的强劲态势;要强化队伍建设、质量监管、治理规范,始终把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作为中医药工作者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
李挚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切实把中医药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在做优基地、做强企业、做精产品、做大集群上下功夫,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更强动力、构筑更强支撑;要细化举措提动能,用好用足各方面鼓励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结合岳阳实际制定更多务实管用的措施,把对中医药的重视体现到政策法规、规划计划、投入保障上来;要塑造品牌做表率,打造一批名校、名医、名师、名家、名药、名方、名录,努力在建设“中医药强市”进程中打造岳阳亮点、塑造岳阳品牌。
会议宣读了《关于明确2021年底岳阳市本土化人才(团队)支持计划项目入选名单的通知》和《关于明确岳阳市第一批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的通知》,向15名市名中医颁发了荣誉证书,举行了有关项目签约仪式,相关县市区、部门单位和医师代表作了发言。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罗玲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