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位汉子回乡“古法种稻” 致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曾几何时,年轻人离开农村被视作“跳龙门”,如今,追逐田园正成为很多城市人的梦想。在湖南汨罗,有一位对三农事业充满热情、充满理想的“新农人”陈怀宇,他坚持“自然农法”,顺应节气和自然规律, 希望重现自己祖辈的耕作方式,生产健康、安全、放心的稻米,并把它传递给更多人。

农家小伙跳出“农门”

兜兜转转20载依旧未找到事业方向

个头不高,皮肤呈现健康的红黑色,敦实憨厚,目光坚定……这是记者初见陈怀宇时的印象。1972年,陈怀宇出生于汨罗市神鼎山镇沙溪村,在他的印象中,小时候家乡的河沟里永远有鱼虾,稻田里时常落着几只鹭鸟。

18岁的年纪,他拼命跳出“农门”,进入长沙消防支队成为一名消防兵。4年的部队生涯,他担任过班长,冲锋陷阵,屡获嘉奖。每年180余次的救火经历,更是练就了他刚毅果敢、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退伍后,陈怀宇从事过货运、客运行业,办过烟花炮竹厂,也开过KTV等娱乐休闲场所……在城里兜兜转转20余年,一直未找到自己的事业方向。

两位志同道合的中年汉子

开启“古法农耕之旅”

2014年,陈怀宇回到村上,担任村主任,天天和农民和土地打交道。此时他发现在农村种田早已不再是谋生方式,村子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流到城市;另一方面,常年累月的滥用化肥农药,早已使得土壤不堪重负,生态也严重失衡。

陈怀宇开始考虑在这片土地上做点什么。2015年,他与高中同学董谦一拍而合,决定回归传统农业,重现自己祖辈的耕作方式: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种出一片稻田。

说干就干,第一年他们俩在沙溪村枫树坪流转田地50余亩,在湖南农科院专家的建议下,选用“玉针香”“农香32种”2个优质谷子品种,开始了“古法农耕之旅”。

以匠心还原食物之道

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70亩

两人遵循着大自然古老的运行规则:芒种育苗,夏至插秧,寒露收获。本着追求健康的初始之心,坚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除草全靠人“薅”,产量自然少得可怜,周边不少老农笑话他俩。

陈怀宇和董谦坚信,“在没有化肥农药的年代,我们的父辈就是这么种田的,那么我们也一定可以”。他们希望重拾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以匠心还原食物之道,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越是顺应自然的耕种方法,对土地的要求就越苛刻。为了改良土壤,他们使用牛粪和菜饼做堆肥,每亩田需要一吨多牛粪,堆在田里自然发酵,产生自然的肥力。

第一年50亩,第二年90亩,第三年110亩……遵循着销售能力决定种植面积的原则,目前陈怀宇和董谦的基地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70亩,产量也从8000斤增长到4万余斤。

创立“种稻记”的品牌

实现不错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米精心种出来之后,只是解决了产品的问题,但这类优质的有机大米售20~30元一斤,大众市场的接受度还不高。为了打开销路,他们给自己的米注册了商标,创立了“种稻记”的品牌。

两个不懂互联网的人,靠着他们最简单的方法做推广。陈怀宇建起了社群,开了视频号,董谦创建了微信公众号,真实记录他们种田的经历,逐步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从第一年的米卖不掉只能做公益,到现在已基本实现自产自销。

如今,陈怀宇的稻田里重新出现了白鹭、牛鹂等鸟禽,泥鳅、鳝鱼更是粗壮肥美,夏天的晚上,偶尔还能看到萤火虫,蛙声此起彼伏……人们才开始慢慢相信他们在做的事情,“试”出了不错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位居全省优质农产品之列

致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2021年底,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1年“一村一品”重点村推介名录,其中神鼎山镇沙溪村的水稻上榜。凭此名录,神鼎山镇沙溪村以“种稻记”为品牌的水稻已位居全省优质农产品之列。

“这是对我们这么多年坚持‘古法’种稻的最大肯定,我们以后会一直种下去。”陈怀宇表示,离城、回家,这一条创业路越走越清晰,让我们的故乡依然有故事、有温情、有希望。“我始终相信来年会更好。”

在陈怀宇看来,随着土壤逐步改良,未来他们基地的产量还有望进一步提高。如今,他们已在基地新建了大米的储存冷库,可以实现恒温储存。

“希望3-5年时间里,我们的基地面积能增长到300-500亩,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就业。”如何在守住底线的同时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让更多人吃到健康的米,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为此,陈怀宇和董谦一直都在孜孜以求……

来源:湘潮

编辑:钟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