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筻口镇党员志愿服务队“农家夜话”政策宣讲进村入户。
镇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解疑释惑。
春光不等人,农时贵如油。干部群众抢抓农时扎实开展春耕备耕。
镇党员干部下到田间地头为群众解决春耕生产难题。
红网时刻岳阳3月21日讯(记者 叶芬 通讯员 陈勇平 钟斯洋)3月19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筻口镇游港村,大型挖机正在清理大耳冲塘沟渠淤泥,村民李光六开心地告诉记者:“疏通这300米沟渠,就能保障附近25亩水田的春耕生产用水。”
前一天晚上,镇干部在李先冲屋场开展农家夜话,李光六就反映沟渠积沙积淤,无法送水灌溉,在场的负责人现场表态,一定以最快的速度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条沟只剩一点收尾工作,完工后渠道就畅通了,灌溉都方便很多了。”村民们说。
春耕备耕以来,岳阳县筻口镇结合“五到五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抢抓春耕生产有利时机,早部署、早安排,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各村、屋场,开展农家夜话,现场宣讲春耕惠农政策,为村民答疑解惑,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全镇迅速掀起春耕春播热潮。
今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筻口镇全年播种面积14.4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6.8万亩。面对粮食种植的政治任务,筻口镇强力推行“挂图作战”,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严格执行“谁种粮,补贴谁”的原则,把双季稻补贴打卡发放到大户,充分发挥对种粮大户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让大户有甜头、有想头、有奔头,已稳定种粮大户458户,流转土地面积4.5万亩,并全部种植双季稻。
与此同时,镇党委政府每周至少调度一次春耕备耕和粮食生产工作,实行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挂点抓、包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田间抓的包干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合力。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入户对比算账,落实春耕计划,帮助群众捋思路、谋发展、想路子,为农户提供机育、机耕、机播、机防、机收、机烘等社会化服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疏浚沟渠16500米,整修机埠12台,改造机械作业道路2600米,新建跨沟渠机械桥梁8座,加强病虫害预报预警,新建二化螟测报站一个,积极帮助农户做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您家有多少亩田?能够落实双季稻面积多少亩?种子、化肥都备足没有?还有什么困难?”每次入户走访,镇党委书记刘炜都会仔细了解农户家中的情况,询问春耕生产进展,并详细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民情本上。
我是一名党员,要做好表率,一定把双季稻推广下去,趁现在天气好,争取今天把种谷都播到秧盘子里去……镇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解难帮困,大大提高了群众种粮积极性。为赶时节,筻口镇沙南新村农户余先辉正忙着铺秧盘、播种。和煦的阳光下,大伙儿齐心协力摆放早稻育秧软盘、播种、覆膜。随着最后一块薄膜覆上,10亩秧苗全部完成播种。而几天前,余先辉播下的第一批种子也已经抽出了绿苗。
从群众上门找,到干部找上门,几条板凳、几杯清茶,大家我说你听、你问我答,问题在磋商后得以解决,感情在联系中更加密切。
自春耕备耕以来,筻口镇开展农家夜话、屋场会等活动100余场次,党员入户走访3500余人次,受访群众2.4万人,解决农民群众春耕备耕遇到的各种难题200余件。当前,全镇2656亩早稻集中育秧、400亩机插秧任务落实到地块,6.8万亩早稻播种面积落实到丘块,预计早稻面积比去年新增4000亩,双季稻播种面积达到95%以上。
“为了让党的‘好政策’真正落地落实,镇党员干部在带头示范的同时,还将继续通过入组到户的方式宣讲政策、答疑解惑,号召广大农户积极投身春耕生产。”刘炜说。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叶芬 陈勇平 钟斯洋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