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洞庭湖老麻雀”新画像|岳州扇传承人刘正文:烟雨江湖,扇底雄风

编者按:洞庭湖的老麻雀——见过风浪。洞庭宽广,浪头浪尾的皱褶处,由来就有一种精神让人驻足心动。通江达海的岳阳,既有“巴陵胜状”,又见岳州新唱。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来到岳阳,与一群手艺人对话,对“洞庭湖老麻雀”进行新画像。

IMG_9889副本.jpg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技艺传承人刘正文。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赵曼 岳阳报道

“岳州扇往后何去何从?就看你们这些老手艺人了。”

岳州扇,又称巴陵扇。制作始于明末清初,有近400年的历史。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与杭州扇、苏州扇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扇。

上世纪90年代,因市场变化,传统制扇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经营了40年的岳阳制扇厂退出历史舞台。在关闭厂门的最后一刻,老厂长握着刘正文的手,吐出了这句发自肺腑的话。

往后的20多年里,刘正文用传统加创新的方式,扛起了复兴岳州扇的大旗。2018年10月,刘正文被省文化厅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技艺传承人。

“轻摇巴陵扇,风韵动五洲”,这句流传在制扇行业里的佳话,充分说明了如今岳州扇的地位发展趋势。

从舞勺之年到古稀之年,刘正文在制扇行业里起起伏伏半个多世纪。作为技艺传承人和领路人,他参与见证了成千上万的岳州扇如何走出岳阳,走出湖南,成为名扬海外的文化品牌。

延续扇子世家的未竟之路

明清以来,岳州扇就是岳州一府四县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据明隆庆《岳州府志》记载:“平江扇多,骨面而轻”。

与平江接壤的渭洞山区竹子资源丰富,不仅生长茂盛,且质地嫩、韧性好、纤维均匀、竹节长,非常适合做扇子。这里成为了岳阳各家扇厂以及毗邻的湖北洪湖、武汉,甚至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各大扇庄扇骨毛坯的制作和加工基地。

除了渭洞乡,周边毛田、月田、公田一带田少山多的地方,也有不少人进入渭洞从事扇骨的生产和贩卖。

1952年农历七月,刘正文就出生在毛田镇上的一个扇子世家。父亲刘如东年轻时,同许多当地人一样,曾经深入渭洞学习制扇技术。后来,又从事贩卖扇骨子的行当,常年累月奔波于洪湖、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在幼子刘正文年仅两岁的时候,刘如东因劳碌染疾,撒手人寰。

父亲与扇骨子打了一辈子交道。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刘正文的命运竟也指向了父亲未走完的那条路。

1966年,正在读初一的刘正文,被迫停学。为了给含辛茹苦带大7个儿女的母亲减轻负担,他告别家人,来到渭洞拜师学艺做扇骨子。

学习制作扇骨的全套工艺流程

彼时,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对于刘正文来说,依旧是遥远的山外面的世界。在14岁的年纪,他抑制了往外走的好奇心,一头扎进了穷乡僻壤大山深处。

当年的渭洞,盛产楠竹,扇子作坊遍布大山山坳,做扇子的师傅一般就地取材制作扇骨。

“这里的楠竹通体修长,有十五、六米长,直径达到20厘米,竹节之间达40厘米,这就是制作扇骨的优质原料。”

当时,刘正文就跟师父寄居在大王洞打箭山黄花垱一户姓兰的农户家里,在那里,他学习了制作扇骨的全套工艺流程。

从选材开始,他很快能够从生长年龄不同的成片竹林中,选准5-6年的成竹为扇料,砍下来锯筒、劈片、推青、钻眼、晒干。存放一定时间后的扇料,经过拉光、钻眼、镶头道、拉尖、刮楞、弹头等工序,做成扇骨。

每天,刘正文都是一边听着打箭山上竹林窸窸窣窣的声响,一边埋头做扇骨。“那时候心无杂念,唯一的目标就是多挣工分多赚钱,补贴家里。”

精湛技艺成为技术骨干

8年后,刘正文不仅能做扇子挣钱补贴家用,还因为精湛的技艺,1974年被招聘进入了岳阳制扇厂工作,并且很快成为技术骨干。

资料显示,1957年岳州扇开始外销,成为湖南省最早出口的轻工业产品之一。1960年建立岳阳制扇厂,产品既出口又内销。1975年国家轻工部在全国扇子行业评比中,将“苏州扇”“杭州扇”“岳州扇”并列为中国三大名扇。

上世纪70年代末,是岳州扇走向兴盛的时期,也是刘正文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阶段。在厂里,他除了带学徒,还参与开发岳州扇新的花色品种。

进入80年代后,岳阳制扇厂利用岳阳市列入长江中下游首批对外开放城市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工艺产品,在发掘和整理传统制扇工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工艺、丰富花色品种,开拓了以纸扇为主的各种制扇工艺,开发了纸扇、羽毛扇、绢扇、骨扇、绒扇、套扇等186个品种、500多个花色。

之后,为了扩大生产,岳阳制扇厂在相邻的南井村开辟了岳阳制扇厂南井附属分厂,专门为制扇厂生产加工毛胎,刘正文等技术骨干被派去负责技术指导。

创办“岳阳巴陵扇社” 转型书画艺术扇

上世纪90年代,由于电风扇、空调等家用电器的普及,扇子渐渐被人们所“抛弃”。

扇子市场开始萎缩,生产和销售扇子的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90年代中期,眼看着扇子企业一家家凋落,措手不及间,刘正文所在的岳阳制扇厂也倒闭了。

厂长的那席话,让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直到病倒前的一刻,父亲还在与人交谈扇子方面的事宜,说自己准备在城里办个扇厂。“当时好像有一种使命落在了我的头上,驱使着我去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于是,刘正文带领自己的家人和部分员工,创办了“岳阳巴陵扇社”。因为当年在南井村打下的基础,当地的磨子山也成为了刘正文的建厂基地。

面对下滑得很厉害的制扇行业,刚开始,刘正文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一次,他无意中读到丰子恺《扇子的艺术》一文,里面写道:“扇子在中国是特别发达的一种书画形式。”

刘正文被一击即中,他脑海里蹦出一个简单又深刻的想法:日常生活中,真正用扇子降温的人越来越少,但扇子的工艺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却是永恒久远的。

刘正文决定换一种生产思路,把主要精力放在书画艺术扇的设计制作上。他坚持扇骨与扇面绘画并重,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做精做细,呈现出更加古典雅致的气质。

为了进一步适应不同层次的顾客特别是扇子鉴赏和收藏家的需要,刘正文他们还在保留常规品种的基础上,请当地有名的书画家,设计绘制了潇湘八景套扇,还有展示巴陵胜状、洞庭风光的手绘扇面。同时,一批大气的书画艺术挂扇也相继出炉。

IMG_9897副本.jpg

展示巴陵胜状、洞庭风光的书画扇。

“扇子送凉,不意成艺”。刘正文的做法很好地诠释了画家吴冠中的名言,手中轻摇的扇子,漂亮地完成了由实用价值向艺术价值的华丽转身。

独一无二的全斑竹扇

斑竹,又称湘妃竹,舜帝与娥皇女英的故事赋予了它一个美丽的传说。

岳阳的君山和永州的九嶷山上都产斑竹。“用斑竹制作岳州扇,更能体现湖湘特色。”

10月底的一天,在岳阳楼的非遗馆里见到刘正文的时候,他刚好”布完展”,小小的展厅内,摆放的全部是他的得意之作。其中,斑竹扇占了大部分。

这些斑竹扇有书画套扇,也有单把扇。那套原生态全斑竹“潇湘八景”套扇,最大的12寸,最小的仅3寸,小巧玲珑,可爱至极。

IMG_9901副本.jpg

“潇湘八景”全斑竹套扇。

“一尺斑竹四两金”。斑竹扇原料稀缺,一些名贵的湘妃竹很难长到3厘米的直径,现在市面上长度、宽度,花色品相一致的很少,有的极品斑竹一根原竹就要1万元。

制作斑竹扇的工艺流程,也比一般竹扇更为复杂和精细。

砍下来的斑竹要先蒸煮3小时,放在干燥的阁楼上存放一年之久,再进行开简、劈片。斑竹近根部宜选作大骨正材,大小骨要保持厚薄均匀。经过独门秘方的中草药水磨和抛光,斑竹扇骨晶莹得像一滴滴血泪。

过去大多数斑竹扇只有两边的大骨是斑竹,中间的小骨是胶水粘合起来的普通竹子。但刘正文为了制作出全斑竹扇,反复试制,终于完成了不用一滴胶水,从边骨到小骨全都是斑竹的扇子,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技艺,也是他的制胜法宝。

刘正文所做的斑竹扇,主要卖给文玩收藏家。一把10寸的斑竹文玩扇售价2万元以上,3—10寸斑竹套扇如花色品相极高,卖到的价格更是让普通人咋舌。

坚持传统手工技艺 创新路上勇攀高峰

其实,早在岳州扇龙头企业岳阳制扇厂破产以来,岳阳市范围内曾有不少人自己开办扇厂,但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举步维艰,有的再次沉寂。

刘正文说,坚持传统手工技艺,在创新路上勇攀高峰,才有出路。

2008年,巴陵扇社绘制了“奥运会会徽”,被作为北京奥运会作赠送观赛外国元首和贵宾的礼品扇,沉寂了多年的岳州扇重振雄风。

此后,刘正文又率领弟子们制作了《金陵十二钗》超级折扇。这柄空前大斑竹扇扇骨高3.3米,纵长5.8米,弧度为180度。除高度外,弧度180也十分鲜见,一般扇子弧度仅120度至140度。扇子重24公斤,展开后至少要有5个人才能竖立起来。

这柄超级大扇刷新了中外竹制折扇记录。在2014年的中国扇子艺术节上,受到全国扇子文化界专家学者的好评。

刘正文制作的岳州扇多次荣获湖南旅游商品博览会、湖南省美协展览金奖等。他的巴陵扇社,也依靠这些拳头产品渐渐打开了市场,受到社会关注。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岳州扇作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闯入人们的视野,从事扇子传统技艺制作的老艺人也得到重视。

2011年,刘正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是湖南制扇行业有史以来唯一获得大师称号的专家。2018年10月,他被省文化厅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州扇技艺传承人。

IMG_9899副本.jpg

刘正文所获得的荣誉。

未雨绸缪培养接班人

掐指一算,刘正文从事制扇行业已有55年。面前这位年近古稀的岳州扇人头发稀少花白,手指因早年制扇受过伤,越发地弯曲。

作为“扇子世家”的后人,刘正文深知,岳州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得以传承下来的,他在这条路上也走得异常艰辛。

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培养接班人,保住这块老牌子。”

今年45岁的刘岳军是刘正文的儿子,从他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年纪,就从毛田老家跟随父母到了城里的扇厂。

读初中时,刘岳军是一名体育生,跑步、跳高、跳远都挺行,就是静不下来。后来,他迷上了射击。就在周围人都以为他要考军校时,父亲的“逼迫”,使他不得不留放弃学业,初中毕业后就留在了扇厂。

一开始并不甘心,但是时间久了,刘岳军发现,自己学射击时养成的“沉心静气”的习惯很好地运用到了做扇子上。更重要的是,父亲这样的老扇人的坚持和执着感染了他。

刘岳军很快掌握了制扇的造型、模板、晒图到成品中的关键技术。他还经常随父亲一道外出参展,以年轻一代的眼光来看世界,岳州扇在他手里,也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女儿刘岳春学的是美术专业,学习期间一有空就为巴陵扇社画扇,如今在北京创办了设计公司,也参与扇面的设计。

还有正在读大一的孙子,也经常向爷爷请教扇艺。

“做扇子很苦的,也挣不了大钱,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家人的坚守让刘正文安下心来。

接受采访时,刘正文的手边一直放着两样老工具,他时不时地拿在手里摆弄一下,其中一把牛头滚刨刀依旧削铁如泥。

几经沉浮的制扇市场中,机械永远也代替不了的手工工具,仍然历久弥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扇子的蜕变和转型,却从未停止脚步。

附:

“洞庭湖老麻雀”新画像丨何光伟:平江酱干 回味160年

“洞庭湖老麻雀”新画像|龙舟传人许桂生:从蓝墨水上游竞渡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2021/11/09/1037806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