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大学岳阳校区,老年学生们每天都在享受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红网时刻岳阳10月14日讯(记者 叶芬 通讯员 尹婷婷 赖诗妮 严力 李奥悉)今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逢重阳节,各地的敬老活动精彩纷呈,丰富了老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岳阳老人们的快乐不止于重阳,在快乐老人大学岳阳校区,老年学生们每天都在享受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拉琴唱戏、跳舞健身、读书写作、摄影下棋……文娱生活多姿多彩。
不培养舞蹈家的舞蹈课 “快乐”才是老年教育的本真
快乐老人大学岳阳校区韵味十足的交谊舞课堂。
“第一遍,好;第二遍,好;第三遍,很好;我们继续。”走进快乐老年大学岳阳校区,舞蹈教室里的老年学生们正在上广场舞课。和着欢快的节拍,张亚非在一遍一遍演示标准动作,学生们跟着反复练习,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其乐融融。
这是张亚非来到快乐老年大学岳阳校区的第三个年头。“我以前是巴陵石化的职工,2018年退休了就来这里教学,这里还有我以前的朋友、同事,在这里我感到很快乐,同时还能贡献一点余热。”张亚非告诉记者,她来这里教学的初心就是寻找快乐。
“我们不是要培养舞蹈家,我们的理念就是快乐。我们这些学员都是普通的退休职工,基本上是零基础的,所以我也教得很简单。比如说一个动作,我会把手得动作和脚得动作分开,让大家更容易接受。”秉承着“快乐”这个教学理念,张亚非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难易程度的设计上有一套技巧。她坚持认为老年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的获取,而是让这群老龄学生从中体验乐趣、找到自信、获得快乐。“不管多难的舞蹈反正大家都能学会,只要我稍微耐点烦就可以了。”张亚非说道。
焕发自信的交谊舞学员们。
寓教于乐,亦师亦友的张亚非深受这群老龄学生的喜欢,她的开朗乐观也感染着一批学生。“我是开心果,她们都很愿意跟着我学习,我们班续课率很高的。”谈话间不难看出张亚非的欣慰与自豪。“好多阿姨以前都不讲究打扮的,现在开始染头发了、纹眉了,人显得更自信了,这就是我看到的最大的改变。”快乐老人大学岳阳校区校长马倩蓉从旁补充道。
“快乐”这个教学理念还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快乐老人大学岳阳校区紧跟时代潮流,站在数字化风口上,为老龄学生们开展了如手机摄影等一些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教育服务课程,以此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与快乐指数。
“我们目前开设的手机摄影课程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它包含的不仅是拍照,还会教怎么玩手机,玩微信,非常地热门。我们下学期计划开设一个自拍抖音班。”马倩蓉介绍了手机摄影课程目前的开班状况和新学期规划。通过智能手机操作、短视频拍摄等的学习,许多老年朋友提升了对智能技术的应用水平,摆脱了“数字贫困户”的标签。“许多阿姨现在就是喜欢拍拍短视频,唱唱歌,别人点赞了就很开心。”在数字化时代生活的他们,显得更加从容自信。
“夕阳”正“朝阳” 老有所乐也可以很简单
快乐老人大学里,一堂妙趣横生的葫芦丝演奏实践课正在进行。
“我以前在家里带孙子,一身腰酸背痛,老是不舒服。现在孙子带大了,我就来这里上学,报了四个班,每天很充实,心情很舒畅,身体也好了很多。”快乐老人大学里,神采奕奕的广场舞班学员易阿姨激动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她希望政府、社会增大对老年教育的扶持力度,满足老年群体对教育的需求。“我很感谢现在有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在以后我也是希望政府和社会多多支持我们的活动,希望快乐老人大学岳阳校区越办越好,活动越搞越大。”
马倩蓉补充道:“ 2020相关行业报告指出,放眼整个“银发”经济,健康养生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娱其次,老年教育十分小众,供给端欠缺严重,成熟的老年教育机构更是少数。他们这些报不上公办学校的普通老年人,只能依靠民办学校这个平台去实现自己的受教育意愿。”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老年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老年人已经不愁基本吃穿了,需要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充实。我们全体教师也是不讲究报酬,尽自己所能支持这个事业。” 在快乐老人大学岳阳校区交谊舞班有三年教龄的杨共和老师表明了自己甘为老年教育事业奉献的决心。
快乐老人大学岳阳校区规模并不大,里面的空间也有限,面对每学期爆满的学员,只能错峰排课,但老年学生们都很珍惜在这里的每个时刻,尽情享受这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因为,这里不止有丰富的文化课程,还有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和亦师亦友的老师,老有所乐的心愿,在这里可以得到实现。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叶芬 尹婷婷 赖诗妮 严力 李奥悉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