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岳阳9月28日讯(通讯员 方浩)为推进临湘市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实施打造“三区四市五个新格局”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园区开发新格局,今年来,临湘市各部门单位相继出实招、解难题,全力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以“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9月27日下午,在中非经贸产业园前,忙碌了一天的建筑工人万民和工友们走出施工现场后,陆续搭乘建筑工人通勤公交专线,从施工现场回到生活区,全程3公里的路程用时不到10分钟。
中非经贸产业园员工万民:“以前我们出行都要走到一公里以外的地方去坐车,现在公交开通以后,我们下了班抬脚就能上车,非常的开心。”
中非经贸产业园是临湘市与城陵矶新港区合作的首个旗舰项目,项目规划用地2400亩,总投资25亿元,分三期开发和建设,拟建设木材加工仓储交易、农产品展示交易等7个产业和服务功能区。随着中栊、道胜、百林等多家大型企业入驻,在该园区工作的人数日益增加,公共交通出行也成了园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3月,临湘市交通部门多次进行实地勘察,与园区内企业负责人面商,调研收集企业需求,专门制订线网优化方案,并根据企业员工出行特点,确定站点选址,于今年4月开通了直达中非经贸产业园区的专线公交。
临湘市龙鑫公交公司负责人金勇:“服务民生、服务产业,是我们交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了解决园区干部职工上下班出行不便的问题,我们借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契机,努力克服运力短缺的困难和压力,打通了园区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来,临湘市把推动营商环境作为新一轮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依托临港合作,以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杨桥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全市23个部门单位形成合力,对产业项目实行“1+1+1”精准帮扶,按照“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市直单位、联点一个项目”,组团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服务”,用优质的“软”环境培育出高质量发展的“硬”条件,让企业从签约、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享受一条龙服务,助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方浩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