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湘:颗粒归仓“田管”忙

45353451.jpg

7月24日,临湘市羊楼司镇桃树村近200亩双季早稻,在大暑过后的第二个晌晴天里开镰了。

红网时刻岳阳7月29日讯(通讯员 彭小霞)收割机轰隆隆地响,运粮车咋呼呼地跑,一场与农时较量的“双抢”赛事开始了。7月24日,临湘市羊楼司镇桃树村近200亩双季早稻,在大暑过后的第二个晌晴天里开镰了。

年初,为响应国家扩大粮食生产的号召,桃树村党支部书记张少红带头成立种粮大户,将村里无人管理的稻田全部流转下来,实行双季稻推广种植。由于上半年雨水偏多,加上中途几次汛期的冲击,在积极补损之后,终于收获10万多斤金灿灿的谷子。

“稻子收完了,咱心也落地了。”对于这片集中连块的稻谷种植实验区,桃树村老村干部老党员张常新、生产队组长黄四国、杨葵英以及群众万细珍、方正凯、李三定、肖芳等可没少操心。因为种植面积大,又是头一次全自动化耕种,这些有过几十年种田经验的老农们着实放心不下。从种子下泥到秧苗分蔸再到生长、拔节、扬花、灌浆等,几乎比自家种植稻子的还要牵挂。少不了经常兜转着观察长势打电话提建议,有时干脆拎了锄头直接跑去给稻田灌水排水。特别是几度汛期来临,他们更是焦虑得寝食难安。

“种了一辈子的田,望着泥巴都有感情,何况是谷子。要不是年纪大了,我也要种它上十亩。”张常新老人一边掐着收割机遗漏的稻谷穗一边笑着说。不远处分散着的其他几位老人,也都提了蛇皮袋子沿着田埂边角或拾或掐,嘴里时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伙计们,我提议将拾到的谷子呆会儿全交到村里归到国库去,也算咱为村里做了点小贡献。”晌午收工时,张常新老人的话音刚落,就引来了一阵欢呼。

近年来,为助推乡村振兴,羊楼司镇以“一乡一品、一村一特”乡村治理示范创建为契机,大力开展政府引导+大户主导+党员先导,广泛发动农户积极配合粮食生产,确保“三农”工作和谐有序高质发展。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彭小霞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2021/07/29/971923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