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史会说话 | 邱一涵:抓着马尾巴长征的红军女战士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岳阳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有许多载入史册、影响深刻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红网岳阳站从5月20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党史会说话》,通过融媒体产品,重温百年党史,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

红网时刻记者 叶芬 通讯员 朱平 刘可欣 岳阳报道

1956年11月2日,一位江苏省副职干部病逝,终年四十九岁。葬礼当天,前来吊唁的人不计其数,更有宋时轮、唐亮、钟期光三位开国将军赶往南京为其扶灵,以及数十位开国将军和数千人为其送行。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这样评价她:“革命战争的烈火考验、锤炼了邱一涵一颗坚强妻子的心,一颗伟大母亲的心,一颗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心。”

微信图片_20210601120945.jpg

邱一涵,摄于1947年。

这位牵动了无数人心弦的副职干部,便是邱一涵。邱一涵,于1907年12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红色家庭,他的父亲邱紫霞是平江早期共产党员,哥哥邱炳曾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经济部长,后来为革命牺牲。在父、兄的影响下,邱一涵早早的参加了革命,19岁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的邱一涵,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多次出色地完成组织派遣的各项任务,成为我军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女干部。

出身红色家庭,义无反顾走上革命的道路

2.jpg

邱一涵早期图片。

邱一涵从小具有反抗精神。5岁时,母亲按照旧传统,拿着裹脚的长布条准备给她裹脚,而邱一涵却摇着头问:“为什么要裹脚?”母亲告诉她:“女孩到了五岁就要裹脚,不让脚长大,要不然长大了就嫁不出去!”邱一涵撇撇嘴,天真地回答说:“我怕痛,不裹脚嫁不出去,我不嫁人就是了!”也许正是因为从小有着这样的抗争觉悟,她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跟着党搞革命的道路。

1926年10月,在平江县读书的邱一涵加入了共青团,那时,哥哥邱炳已是共产党人,并在县防局工作,兄妹两人经常一起畅谈革命理想。由于受到她兄弟的影响和支持,她放弃了学业,回到家乡参加革命。1927年“马日事变”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大规模搜捕和屠杀,邱一涵毫不畏惧,挑起了平江县九区共青团区委书记和组织部长的重担,同反动的“清乡”队进行了殊死斗争。1928年3月,邱一涵参加平江二十万农民军扑城战斗。扑城失利后,她与父亲和哥哥一起重建革命武装,转战于平(江)山(水)铜(鼓)山。

抓着马尾巴翻过雪山的红军女战士

4.jpg

红军战士过雪山。

1934年,国民党军对我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鉴于当时的革命形式,我军在苏区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红军领导人遂决定退出苏区,进行长征。中央红军长征队伍8万余人,其中仅32名女红军,而邱一涵则是其中的一员,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为了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她创造了80公里的日行军纪录。

长征路途漫长而又艰险。一次在广西境内渡河时,低空飞行的敌机对着邱一涵他们疯狂地扫射、投弹,随着一声巨响,身旁的马被炸死,她被爆炸产生的气浪掀翻在地上,耳朵震得嗡嗡响,幸好只是与死神擦肩而过。而且邱一涵眼睛近视,一次行军时,眼镜掉在石头上,镜片摔碎了,当时根本没有地方去配。加上长征开始时,她的一只手患上了无名肿毒,于是在一路行军中,她只能用绷带吊着胳膊,脸上戴着一副缺少镜片的眼镜,紧抓着前面人的行李或是衣角,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前行。

面对皑皑雪山的艰难处境时,她拖着病体,拒绝其他人扶她上马的请求,而是将马让给受伤的战友唐亮,自己则一声不吭地拽着马尾巴,咬牙坚持翻过了雪山。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上将的唐亮曾说,“没有她的马,我是过不了雪山的!”过草地时,邱一涵看到抬担架的民工难掩饥饿,就和女战友将仅剩的一团饭、一小把豆子让给民工吃,自己没有留下一点吃的,饿了就找点野草充饥。七天七夜,邱一涵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艰难地走出沼泽,最终胜利到达陕北。

共同经历战火洗礼的革命伉俪

微信图片_20210602110615.jpg

袁国平与邱一涵。

1929年5月,中共湘鄂赣特委宣传部长袁国平到平江巡视工作,遇见正在这里坚持斗争的邱一涵。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邱一涵从心底里爱慕袁国平的才华,袁国平也很快喜欢上邱一涵那份山里妹子的纯真,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把他们的心紧紧拴在一起。1929年,邱一涵22岁,与袁国平喜结连理,婚后一年,邱一涵正式参加了红军,在红三军团的政治部工作,之后,成为中共湘赣省委的妇女部的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袁国平、邱一涵夫妇被派往新四军工作,袁国平担任政治部主任,邱一涵担任宣传科长、组织科长等职。1941年皖南事变,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重兵围剿,袁国平身先士卒,浴血奋战,英勇捐躯。袁国平本能活下来的,他被战士救下来,已经在撤退的路上了。可他们再一次遇到敌人,为了不拖累战友,袁国平举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后来,新四军的师政委曾希圣感叹:袁国平真的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为了不连累战友,不连累党,宁愿为了掩护部下而牺牲也不投降,不做俘虏。

6.jpg

邱一涵与儿子袁振威。摄于1954年。

得知这一消息的邱一涵备受打击,一时间难以接受与挚爱的别离,但她深知自己不能长久沉浸在悲痛中,忆起与丈夫一起共患难的岁月,她擦干眼角的泪,振奋精神,重新投入到革命事业之中。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加强和统一华中地区的军校教育工作,华中军区决定将辖区内的原抗大四分校、抗大九分校以及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合并,于1946年4月,于江苏界首成立了华中雪枫大学,任华中雪枫大学政治部主任的邱一涵,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大力弘扬“三八作风”,坚持教战结合、理论联系实际;1946年11月25日,由于战略需要,移址山东莒南县,更名“华东军政大学”。邱一涵坚持深入群众,播撒革命火种,密切军民关系,为前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员和军事工程技术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邱一涵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她铁面无私,惩治腐败,实事求是,纠正冤假错案。1956年10月,邱一涵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她的光辉人生定格在49岁。

岳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红网岳阳站联合出品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叶芬 朱平 刘可欣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2021/06/02/942743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