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湘:洪浪来袭有何畏?自有猛士守四方

红网时刻岳阳7月30日讯(通讯员 刘瑞龙)聂市镇位于有“湘北门户”之称的湖南省临湘市北部,承接着黄盖湖湖水滋养的同时,也承担着不小的防汛压力。小I型水库3座、小II型水库48座、防洪大堤65.8公里、穿堤建筑物78处......自汛期以来,临湘市党员干部全力抢险救援,用行动为人民群众铸就一道红色防线。

身先士卒锐难挡,坚守一线泥沾裳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7月8日,临湘市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副市长彭海云临危受命,担任黄盖湖内垸指挥长。刚来一线第3天,彭海云就带着镇村干部迅速处理了毛湾垸一起散浸险情。由于黄盖湖内垸涉及3个乡镇,彭海云总是来回奔波,通常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一旦大堤上出现险情,他便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所谓党员干部,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工作会上,彭海云对着干部们意味深长地说。而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带领着镇村干部决战防汛的还有聂市镇党委书记袁胤和镇长张富贵。自防汛工作开展以来,两个人就像陀螺一般,没有片刻歇息。

图片1_副本.jpg

党员干部认真巡堤

自古忠孝难两全,精忠报国效岳飞

“虽然身体不如98年那会,但我经验丰富。你看,蓝色旗帜就是我们标注的重点区域。”7月28日下午,刚打完点滴的聂市镇政协联络办主任李劼带着记者在罗湾垸巡查大堤。

李劼7月6日上堤,作为分部指挥长,他要负责4个垸的协调调度、巡查处险等工作。此外,他每天还要花8个小时值守。

“7月10号时,父亲病了,直接送往长沙医治。那会儿我才刚上堤,我只好把老父亲托付给大哥照顾。电话里,老父亲对我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儿子,自古忠孝难两全,守好大堤就行。”如今,这位参与过98年、16年防汛的老党员依然坚守在堤上,成为镇里防汛工作的一面旗帜。

图片2_副本.jpg

“儿子,自古忠孝难两全,守好大堤就行。”

黄沙百战穿绿甲,不破洪浪终不还

7月8日夜,大雨滂沱。黄盖村党总支书记廖建明接到退伍老兵程建文的电话,“廖书记,我们退伍军人突击队何时能上防汛战场哟?”考虑到这群退伍军人已年六旬,廖建明委婉拒绝。7月18日,汛情告急。一大早,程建文再次致电廖建明,表明突击队决心。这一次,廖建明同意了。

一上堤,老兵们第一件事就是找分部指挥长刘志勇,主动要求承担累活重活。为及时完成当天任务,队员们无惧风雨,在堤身和穿堤建筑物分别装好200袋沙石备用,还开挖13条导浸沟。看着劳动成果,疲惫的队员们露出欣慰的笑容。

图片3_副本.jpg

退伍军人防汛突击队

截至目前,共有465名党员干部奋战在聂市镇防汛一线。前期完成清基扫障42公里;修挖导浸沟843条,总长度3430米,新挖排水沟625条,长4340米;铺盖彩条布55200㎡;转移群众3户6人,抢收早稻10600亩,通过电排、泵站排水共挽救中晚稻 3360亩,湘莲1200亩,鱼塘1040亩。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刘瑞龙

编辑:肖懿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y.rednet.cn/content/2020/07/30/779539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