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涛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做着电子零件。
岳阳县涛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有工人40多名,其中贫困户、残疾人员5人,除一名技术员外全部为女性。
红网时刻岳阳4月13日讯(通讯员 黄怡 陈静)“种几块田没多少收入,只有外出打工才可有点余积,可是走出大山,老人小孩又没人照顾。”此前,湖南岳阳县张谷英镇渭洞村民贫困户殷肖良,一直受这个矛盾困扰。现在一出家门便进厂门,赚钱、顾家两不误。
“过去我在市里打工,一听说村里有了扶贫车间,主动联系回村,每月能挣2000多元,还能照看儿子读书。”殷肖良麻利地做着电子零件,话语间难掩喜悦。
殷肖良说的“扶贫车间”叫做岳阳县涛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张涛也是渭洞村人,今年才29岁,2018年他创立珠海市诚必达电子有限公司,主要代理铜线业务和工厂生产电声线圈,今年元月将生产车间回迁至老家。有工人40多名,其中贫困户、残疾人员5人,除一名技术员外全部为女性。
说到张涛,渭洞村主任张永锋满是赞叹:“扶贫车间采取计时制,贫困户、残疾人员能达到50%产量就可以发放同等工资。厂子迁回前他在贵州考察好了,准备上机器的,春节期间说出了贫困户、妇女就业难增收难的情况,张涛第二天就把流水线拉回来了。”
农作物产难销难迫使村民外出务工,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田地丢荒等问题显现。如今,村民才出田间又进车间,增添乡村不少活力。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黄怡 陈静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