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访:汨罗“小汤山”10护士的“生死战友情”

汨罗“小汤山”的护士们。

第二隔离备区护士长李伟国。

第二隔离备区卫生员何钧。

欧依娜为了更好投入工作,将头发剪短。

红网时刻岳阳2月6日讯(通讯员 张为 胡清)自汨罗市罗江镇红花卫生院作为市第二隔离病区启动建设,18名医护人员经过志愿报名、培训,正式进驻了汨罗“小汤山”。

这几天,为了做好收治病人的万全准备,10名护士日夜熟悉病区工作流程,力求打好一场“有备无患”的战斗。过程中,她们也建立起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战友情”。

“真的做好了打仗的准备。”

是打仗吗?不是。但一线医护人员,生命危险,真的有。

李伟国是汨罗“小汤山”的护士长,临危受命,来不及和儿子告别,便离家进驻第二备用隔离病区,肩负起重大责任。每日,她须率领另外9名姐妹对隔离病区做全面准备,又组织大家详细培训、熟悉环境、掌握流程、准备冲锋。

4日晚,为了减少病毒感染风险,轻装抗疫,她带头剪发。

尚不知道是明天或者后天,病区才正式启用,开始收治病人,但李伟国准备充分,一脸轻松。“我们的护士都非常积极,热情度很高,真的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也一定会打赢。”

心存信念,坚定如斯,唯独谈及已多日未见孩子,而孩子每天通过电话提醒妈妈多洗手、注意安全时,李伟国忽泪盈于睫,又匆忙解释:“我掉泪,不是因为想念他,是欣慰他的懂事。”

“我是非典过来的,不怕。”

今年49岁的何钧,是“小汤山”的卫生员,干着最累的活,担着同样重的风险。

但别忘了,她还是有着30多年护龄的“老将”——非典时期,她是汨罗市人民医院传染科护士长,实实在在的一线。

卫生员的工作很累,但更重要,关系到现场医护人员和病人的环境安全。因此,卫生员难找,专业要求也高。听说医院招募卫生员,原本已经退居“二线”供应室担任主管护士的何钧,担心重新招录新人还需要长时间学习,便主动报了名。“用我,轻车熟路。“希望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奉献。”

5日上午,何钧一直在卫生间、走廊拖地、洗刷,奔忙不停,但总是笑呵呵的。

“我是非典过来的,不怕。”何钧的这句话,有如千钧。

“如果需要,我剃光头也可以。”

欧依娜,1995年生,汨罗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检验师。5日,她跟同事商量,把她脑后的头发剃得更短一点。

原来,在欧依娜扎高的短马尾下方,藏起来的竟是短短的发茬,看起来颇为怪异。

“这是为了方便戴防护帽,避免碎发溜出,增加感染风险。”说罢,她请同事陈伟用推发器把头发推得更短一些,接近光头。

“如果需要,让我剃光头也可以。”25岁的欧依娜语速很快,人更爽快。

面对职责,面对生命,年轻的她和更多90后的同事们一样,是如此一片热情,一腔孤勇。

“人一辈子都是平平淡淡,终于可以冲锋陷阵了。”

很难想象,这句“冲锋陷阵”的话,来自一名看起来成熟持重的护士。她是陈伟,为姐妹们剪发的“御用发型师”,来自妇幼保健院的发热门诊。

大年三十,她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边打喷嚏,边工作,听说要志愿报名进入隔离区,也毫不犹豫报了名。

“老公担心我身体,不准我来,说了些很重的话,我哭了,但最后他还是被我说服了。”聊天之时,陈伟言语轻轻,神情瑟瑟,看起来格外温柔、顺服。但说出来的话,做到的事,其坚定,其果敢,让人惊讶。

“人一辈子都是平平淡淡地过,也没啥意思,现在能为国家做点贡献,当然要冲锋陷阵。”

扬起蓝色防护帽,展露出剪过的短发,护士们面对阳光共同微笑。虽然“战役”的号角还未正式吹响,但,“我们已是生死之交”。

来源:汨罗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为 胡清

编辑:陈砂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国内
  • 湖南
  • 重要新闻
  • 岳阳文明创建专栏
  • 岳阳农业追梦人这样说
  • 诵红色经典 话使命担当
  • 健康
  • 时政
  • 要闻
  • 区县(市)
  • 视听
  • 民生社会
  • 文化旅游
  • 教育
  • 消费
  • 经济
  • 综合专题
  • 公示公告
  • 图片
  • 党建
  • 政务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农业
  • 环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岳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