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特约记者 罗先礼 岳阳报道
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下,早让“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成为过去。近日,大事、小事、事事爱关心的建新人微信群,被《岳阳日报》一则“失实”报道燃起争相留言大讨论激情。
对病人施救的陈可可。(此为视频截图)
“女汉子”救人
让我们剥开时间流逝不远遗留的硬壳,粗略还原《岳阳日报》救人报道。1月12日晚,……约22时突然听到外面有女子高喊“救命啊!”……
呼救者是猝发脑溢血男子的女儿,附近另一包厢的刘女士听到呼救后也赶了过来,见状立即与正在给病人探脉的周先生、发病男子的女儿一起展开急救。刘女士有规律地持续按压发病男士心脏部位,周先生手指不离病人脉搏,紧张观察病人心肺复苏状况,同时指导哭着哀求旁人救她爸爸的病人女儿为父亲做人工呼吸。
经刘女士持续为病人施以心肺复苏术,病人女儿不断用嘴将噎在父亲喉头的痰液吸出,病人脉搏逐渐由弱转强,呼吸逐渐顺畅起来,约10分钟后人苏醒过来,脱离了危险。医救人员赶到后,病人被送往广济医院救治……
“沦陷”式讨论
在毛泽东思想文学院培训时,著名作家熊育群老师授课前讲:新闻报道仅停留事情发生表面,展现给人们的不过是人性之恶或人性之善的平面维度,新闻“死去”的时候就是文学的开始。虽然没能从这起“救人”报道刊登出来后发现立体人性的文学思考,但这条寥寥不过千字的报道却在岳阳监狱警察、职工及家属中引起了“塌方式”点赞、留言和大讨论。
“救人者刘女士系岳阳监狱职工陈可可,因监狱近期组织警察职工学习了急救知识,没想到派上了用场。同事看了新闻认出救人者是陈可可,问及为什么改了姓名,陈可可说,做好事没必要留名。”
监狱退休女警察范敏看到相关报道后如是说。
“为救人生命的周先生和好闺蜜陈可可点赞!”
这是岳阳监狱职工嵇闽东,看到相关报道后写下的留言。
“我们建新的可可姐真伟大,做好事不留名!值得深入采访!”这是岳阳监狱警察石清玮看过报道后的留言。
“可可好样的!人美、舞美、心灵美!”
“为有这样的好同事感到骄傲,向美女同事学习。”
……
类似这种发自内心为做好事不留名的陈可可点赞的同事、朋友还有很多。
对于陈可可救人事迹报道刊发出来不足一天,阅读、点击率已突破两千,作为一个地方性报纸,能在当下繁多的新闻APP包围中,仅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传播范围这么广,反响这么大,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奇迹。热传的信息让即将临近的新春佳节有了别样的温馨,仿佛往一锅烧滚的油里撒了把盐,沸沸扬扬,陈可可成了岳阳监狱家喻户晓的“名人”。用陈可可同事黄萍的话说就是:“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做好人好事的英雄,没想到这次英雄就在我身边,我也感到自豪呢!”……
解读“黄金四分钟”
笔者作为陈可可多年的同事因不在同一科室,所以交往不深。不过,从有限的几次交集中总是发现她未语先笑,从侧面知道陈可可是那种爱笑、爱俏、爱运动乐观开朗的热心人。用现在流行词解读:她就是正能量满满,活力四射的阳光女人。
昨天上午隔桌而坐采访陈可可伊始,她忽闪着清澈明亮的双眼问我:“你打过电话证实我施救的人现在活过来了没有?现在情况怎么样?”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多能自圆其说的谎话能骗人一时,可眼神却会不经意间出卖本人。面对她那双如两泓泉水清澈见底的眼睛流露出真挚的焦虑和担忧;面对她猝不及防的反问,笨嘴拙舌的我陷入说不出的尴尬,正斟酌怎么用合适的话语解释。“你昨天不是告诉我们被你救的那个病人当时就苏醒了,还被及时送往了广济医院?……”,“你要相信医院医生的专业水平,总会比你半瓶子醋强吧……”。可可科室那些善解人意的同事七嘴八舌插话,帮我解了围。在同事一顿抢白下可可低着眉眼嗫嚅:“我不过是担心施救病人最终的安危而已。今天你来采访,我其实心里没底,蛮虚的。当时我也只不过做了一个有良知,具备相关急救知识的人应该做的而已。……”
笔者问:当时怎么想的?那么‘猛’?害怕吗?
陈可可笑着:当时我听到“救命”声后冲进求救包厢,看到一位50多岁的男子口吐鲜血晕倒在地,围着的几个男人打的打120,其他人急得直搓手,团团转。情况那么紧张,根本容不得我有时间想那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因果报应的道理,更没有想施救是个了不得的壮举。我看见倒地男子发病症状,与前几天在监狱多功能厅听中医院医生讲座,讲述突发性脑溢血症状十分相似。我觉得自己平时储备的急救知识可以对这个病人施救。当时,我二话不说,分开围观人群,扎起袖子,蹲在病人一侧做起了心肺复苏术。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四分钟,我双手叠加一起发力,重复机械地在病人胸膛,做心肺复苏上下挤压动作,脑海里紧张回忆医生讲述的急救要点。也深知脑溢血患者前四分钟就是与死神赛跑的“黄金四分钟”,边数数边按压,边吩咐病人女儿对她爸爸做人工呼吸,一秒也不敢耽搁,一秒也没有耽搁。大约过了三四分钟吧,帮忙的周先生告诉我,病人终于有脉搏了。神智渐渐苏醒的病人可能是憋得难受,双手无意识地乱抓乱挠,蹲在一侧做心肺复苏手软脚麻的我才知道害怕,连忙求旁观者把病人的手抓住……
听完陈可可复述救人过程,随即追问:你又不是“专业户”,怎么就敢动手救人?
可可解释:一是父母年纪大了,自己平时喜欢关注相关急救知识,如果父母遇到突发情况也不至于束手无策。二是当时就没想过专业不专业,只是觉得我可以施救,也不得不救。她说完这些抬起头红着脸低声说:“饶了我行不?你也别穷追不舍了。”望着“女汉子”忸怩窘状,我脑海回忆起曾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母亲,失火时为了抢救她孩子,一把扛起重达近两百斤的汽罐就跑。事后科学家实验,要求这母亲扛起同样重量的汽罐,她再怎么努力却依然失败。最后实验人得出:母性在危险关头可以让人爆发可怕的潜能,无法用常理解密。
其实,陈可可面对素昧平生突发性脑溢血病人“愿救敢救”的举动,怎么又不是急迫情景下人性的美好被激活和爆发呢?这当然无法用理智的“害怕”“专业知识”去概定和判断。
管“闲事”的家人
陈可可幸福的一家子。
陈可可敢于从男子“包围圈”中“杀出来”,面对生死这“大是大非”问题前勇于施救,同样有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可可的父母曾经都是监狱警察。在她的记忆中,妈妈从华容调到建新(岳阳监狱旧称)一大队教书,那时许多学生家庭困难,缺衣少吃,妈妈都给予过很多的帮助,父亲也是那种特别爱管“闲事”的热心人。可可五岁那年父母难得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全家回华容老家走亲戚。车上碰到一个并不认识的中年妇女被“扒手”扒光了钱,不停地哭。父母连忙安慰并给她付了车费。时隔多年,可可早已不记得父母当时是如何开导那中年妇女的,但那满脸愁苦的中年妇女在父母不断安抚下最终露出笑容,却如刀刻般印在她的脑海。文化水平不高的陈父可能不懂“身教重于言教”,这积淀着厚重儒家思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信他年幼的女儿能够完全领悟父母为什么乐于助人。但陈父不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领悟不多,记忆却很好,而且特别能记住那些不大能领悟的部分,然后用很长的日子,去慢慢反刍。时光流过三十多年,陈可可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年幼的苏格拉底有一次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父亲是闻名遐迩的石雕师,他回答说:“我并不是雕刻狮子,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在唤醒它而已。”其实,每个孩子都如石块里的狮子,都有着自己生命内在的纹理与密码,那些固有的灵性是与生俱来的。家长的职责是雕琢并唤醒石块里沉睡的心灵,激活他们蛰伏的复杂性与潜质。成长是自由的也是个人的,谁也不能够代替,做家长的不过是创设条件帮助孩子成长 ,通过身教或者言教唤醒,最终让他们实现自我唤醒、自我觉醒。
多年前,作为监狱警察的父母让童年的陈可可在点点滴滴身教中体味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许可可的父母从来不曾刻意提炼传承这高大上的名词。但他们那问心无愧,惯于助人的做法,已如甘露般一点点、一滴滴无声浸润陈可可,伴她长大成人。
多年后,已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的陈可可更是在此正能量的基础上创造了勇于救人的壮举。这让我想起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那本书,奥勒留超凡的品格修养源于什么?翻开《沉思录》,第一句话便有了答案:“品质的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陈可可从父亲那里得到的传承就是乐于助人。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可可的丈夫陈学军也是监狱人民警察,不善言辞的他给人的感觉是有些“闷”。其实,了解学军的人都知道他“闷”的外壳下有着一颗火热的心。乐于助人的陈可可理所应当是科室姐妹们的义务采购, “贴”人、“贴”精力买来的实物有时候会与姐妹们想象中的有差距,怎么办?丈夫成了妻子最贴心的司机兼搬运工,一次、两次、多次开车跑商店换商品,学军乐此不疲。
前几天,爱运动的学军徒步经过广济医院。看到一名双脚残疾的病人从的士上下来,行动不便,连忙上前帮忙把他搬到轮椅上,并推着到医院门诊挂号就诊才放心离去。病人紧紧握着学军的双手迭声感叹:“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夫妻平时聊天曾讨论“老人倒地扶不扶”的话题。学军说:“我即使明知会被讹,也会去扶,否则良心不安。”
采访中途,陈可可拿出电话“命令”丈夫:“今天下班记得要开车到老十队打个转,帮任姨把她养的土鸡送到某某家里去。”原来可可嘴里的任姨是监狱职工遗孀,长大成人的儿子不听话,现在音讯全无。靠山山倒,靠河河干的任姨不敢坐吃原来积攒的微薄“老本”。为了抵消物价年年上涨的“坎”,喂了些鸡,平日靠鸡屁股银行下几个蛋换油盐,年底已经长大的鸡要卖出去兑年货。可可两口子二十多年前曾和任姨是邻居,当她得知老邻居生活举步维艰,爱心“爆表”的她八年如一日,成了任姨卖土鸡、土蛋的义务推销员。
也许很多人眼里,特别是金钱衡量成功与否,似乎能买到一切的当下,可可所做的不过是上不了台面的“鸡毛蒜皮”。特别是屁股坐着“一幢楼”的土豪眼里更会对此嗤之以鼻。我必须承认,陈可可就是建新实业公司一名最不起眼,最普通的职工,如果融入茫茫人海也许不过五分钟就会淹没得无影无踪。但她那发自内心的善举真的让人温暖和感动,更相信有这种感觉的不会只是我一个。
爱意弥漫的单位
陈可可(前排右)井冈山培训留影。
演员展示才华在舞台;教师传道授业在讲台;职工实现自我价值当然在单位。
身为普通职工的陈可可受访过程中,多次提及自己的单位——建新实业公司。讲述总经理康健和副总石朝玉殚精竭虑,注重公司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培养。仅2019年实业公司组织9次共166人次党员分赴井冈山、平江、华容等地参观学习;组织400多名在岗职工和部分优秀退休职工分3批开展爱心助学、户外拓展;多次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慰问困难党员职工活动。公司要在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环境中发展、壮大,人才是根本、科技是原动力、文化则是灵魂。陈可可讲述永顺党校受训,感触犹深。她一字不漏背出“……你只要在这个叫土城包的小山上抓一把泥土,紧紧攥在手上,就明白了。不说能攥出血来,但说这些红色泥土曾被鲜血染过,泡过,至今还闻得见血腥味,绝非夸张。”心绪难平的她说:“我做的这丁点小事,和那些先辈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N年前黎巴嫩文坛骄子-- 纪伯伦说: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激励;一切激励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一切工作是虚空的,除非有了爱。原来,爱才是珍贵无价的。
陈可可是幸福的,出生在一个爱意浓郁的家庭;她更是幸运的,工作在一个爱意弥漫的单位。正是爱的滋养,让她长成今天的阳光女人。
采访结束,腊浓岁寒阴雨连绵的天终于放晴。太阳慢慢推乌云那扇门涨红了脸。和煦的阳光成吨地倾泻大地,也照着一树树傲雪凌霜的梅花。我的脑海忽然浮现那首《咏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对墨梅的写照,更是对可可品格的写照。这又何尝只是对陈可可品格的写照呢?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罗先礼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