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笔一画的临摹中,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传统便就此延续。
刻字、排版、涂墨、拓印,一套完整的古代“活字印刷术”工艺,让小朋友们逐渐揭开文明的神秘面纱。
宋代,理法昌明、文化兴盛,从一只精致的小银杯中也可一窥其貌。
驻足在展览窗前的游客,观赏着精美绝伦的清三样,闪烁着耀眼光芒的藏品让人心神向往之。
桃花山唐墓出品的俑类,品类丰富多样,造型逼真精细,达到了神形具备,呼之欲出的艺术境界。
红网时刻岳阳5月18日讯(记者 胡峥)今天是第43届国际博物馆日,18日上午,岳阳市博物馆正式开启 “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缤纷多彩的文化活动与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相互应和。
徜徉在博物馆内,细细感受时光的静默,承载着人类历史与记忆的文化瑰宝,将流动的光阴定格,讲述着古往今来的岳阳故事。今天,岳阳博物馆准备了鉴宝、看展、临摹比赛等12项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来讲述岳阳这个超级“IP”。
活动现场,来自岳阳市各地的孩子们或仔细临摹、或低头沉思、或聆听老师的细细讲解,解读古人的习俗,探索古人的意境,通过手中的画笔与“历史对画”。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包括日用器物、礼制佩饰、文人清玩、女用饰品在内的45件馆藏精品金银玉器类文物,让游客得以一窥先人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在展示窗前驻足的游客,告诉我们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这样的“精神饕餮”已不再是小众需求。
在触摸传统中延续文化。博物馆不同于一般景点,它既要供人们参观,还要给之以知识、以思考、以启发,而“四大发明”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身临其境的感受,慢慢地揭开“造纸术”和“活字印刷”的神秘面纱,从看“展览”变成了“看门道”。
要讲好岳阳“IP”,那么岳阳的前世今生不得不提!岳阳市博物馆,展出的“洞庭长歌”—岳阳古代文明陈列,记录和收藏着这座城市从茹毛饮血的年代至今的所有历史缩影,包括那些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耀若星辰的历代人物以及这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等的核心内容、关键事项、珍贵资料等等。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胡峥
编辑:钟保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