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湘阴高新区。
湘阴高新区管委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叶芬 通讯员 彭拥军 岳阳报道
湘江北去,南洞庭湖畔,湘阴县依江而建,这里人文厚重,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十五年前,在洋沙湖畔,湘阴工业园区应运而生。
从一片荒丘野岭开疆辟土,十五年磨一剑,一朝冲天而起,成为湘北经济的新增长极,湘阴人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向世人呈现了湘阴魅力。近年来,园区高大战略机遇,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县项目建设的举“工业强县、园区兴工、项目立园”的旗帜,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重主战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两型园区建设的示范区和对接长沙的核心平台。
大手笔:“一园多区”格局铺开
历史的时钟拨回21世纪的临界点,许多城市的现代产业转型升级,湘阴的传统工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凋零。彼时,湘阴县委、县政府对时代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决定搞工业园,招商引资,发展新型工业。
2003年,湘阴工业园区创办,3年后,一跃成为省级工业园区。2008年,湖南省推出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湘阴县被划入其中的滨湖示范区范围。2016年湘阴工业园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五年有如白驹过隙,当年的点点星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势,湘阴县的园区工业经济在这里腾空而起。
近年来,园区紧紧抓住湘阴是“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的滨湖示范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湖南省五个“最具投资吸引力县”之一,集中布局湘阴工业园洋沙湖片区、金龙新区、临港产业新区三大工业片区。构建了“一园多区、两化融合、三产联动”的园区发展新格局,使园区成为了全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区。
发展观:绿水青山园林式建设
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园区建设中,湘阴高新区倡导“自然融于园区、园区归于自然”的发展理念,鼓励投资商依山就水进行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留自然山水,加强园区生态建设,着力打造“园在林中、林在园中”的生态景观。目前,园区内已有10多家企业获批园林式单位,园区管委会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单位。
近年来,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2亿元,全面完成了洋沙湖大道、工业大道、健铭大道、金龙大道、中联大道等园区主次干道建设,给排水管网均已安装到位,并完善了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兴建了一座11万伏输变电站和一座22万伏输变电站,一座日供水1.5万吨的生活用水厂和一座日供水4万吨的工业用水厂;在园区主干道上铺设燃气管道,实现了燃气进园区。今年园区铺设污水管网5940米、新建泵房1座,完成了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和顺天大道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使园区所有污水全部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放标准由一级B标升级为一级A标。通过高标准建设,园区配套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力日益增强。
大招商:高位推动滚动开发
招商引资是园区工作的生命线,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发展,坚持高位推动,主要领导亲自招商。园区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产业培育为支撑,着力招大引强选优,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投规模度大、税收回报率高、环境污染小的大项目、好项目,着力营造一种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实现园区的滚动开发。
随着区位优势的日益明显,园区的魅力日益彰显,许多大项目、优势项目纷至沓来。截至目前,园区入园企业达143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2017年完成税收2.6亿元。今年园区共签约引进优质项目32个,签约投资66.43元。其中10-20亿元项目2个,5-10亿元项目3个,1-5亿元项目7个,亿元以下项目20个。今年园区共有28个项目陆续新开工建设,年内有23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
今年来,园区高度重视入园企业的培育,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措施,为企业排忧解难,不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着力强化要素保障,促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帮扶在建项目做到手续办理不拖进度、不拖后腿,施工无强揽、无阻工;投产项目帮扶侧重在招工融资、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方面落实实质性行动和措施,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深度优质服务。
2019年是决战决胜“十三五”的关键年,也是园区发展的关键年,园区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菜单,实现产业招商到产业选商的转变,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引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奋力推进园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五年筚路蓝缕,换得如今风鹏正举。湘阴高新区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华丽转身,这座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古城正张开翅膀搏击长空!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叶芬 彭拥军
编辑:崔碧雪
本文为岳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